幼儿园:小宝挖泥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宝挖泥记

邹嫣

一、“泥土怎么这么硬”

特色区活动开始了。小宝、毛豆、子沐围着一棵小树,准备挖泥。小宝拿来一个塑料调羹,开始挖泥。毛豆和子沐也各自去拿了一个塑料勺子,一起挖。大概挖了5分钟,小颗粒的泥土分散式地挖出来,小宝一边挖,一边说:“泥土怎么这么硬!”这时,子沐从工具车上取来一个量杯,倒了一杯水,倒在泥土上,水浸润在泥土里,子沐试着搅拌了一下泥土,泥土软了,小宝见状,跟子沐说:“你再倒杯水来!”就这样,倒水,搅拌,三个娃重复着这样的动作。挖着挖着,塑料调羹断了,他们就用仅剩的勺子头继续挖。

教师的思考:

神奇放大镜是我们班级特色区游戏中其中一个内容。在第一次游戏时,以小宝为首的男孩子就是挖泥产生了兴趣,并付诸于行动。第一次游戏大家都选择了塑料调羹,泥土比较硬,当碰到小石子时就更难挖了。但孩子们对于泥土的好奇心是有目共睹的,尽管难挖,但依然坚持。子沐话不多,但挺会动脑筋。当他看到一个杯子,就萌生了加点水让泥土变软的的想法。果然,初次的尝试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泥土松软了,往下挖也显得轻松了。孩子们似乎很享受这个反复挖泥的动作,水泥的融合让他们对挖泥有了新的动力,直到把塑料调羹折断。

二、“哇,我挖了好多宝藏”

在游戏前,小宝就制定了继续挖泥的计划,还在小伙伴的推荐下担任了小队长。一开始,小宝还是拿了塑料调羹挖,一旁的子沐看见工具车上的小铁锹(上一次游戏工具车上没有放铁锹),拿了过来。小宝也赶紧拿了一把,还顺带拿了纸杯和吸管。泥坑越挖越大,水也越来越多,整个泥坑也暴露出更多的宝藏:大石块、落叶,甚至出现了植物的根须……挖着挖着,小宝突然大叫:“快看,蚯蚓!”周围的小伙伴闻声围了过去,只见一条白色的虫在泥土里蠕动。小宝见围过来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拿起铲子挖土,并把土一勺一勺地盖在虫子上,嘴里嘟囔着:我要让蚯蚓回家!”

教师的思考:

第二次的游戏计划,小宝还想继续挖泥,回顾第一次游戏,我想,应该给小宝提供材料上的支持,满足探究的需要。游戏前,我特意向小朋友介绍了工具车上的材料(重点指出了有小铲子)。在第二次的游戏时,果然发现小铲子的提供能让他们继续发挥。通过第二次的游戏,发现小宝对于挖泥的满足感更更强了,他们充分利用了工具车中的材料,满足了挖泥的需求。挖泥的成果越来多,泥坑就像一条小河,落叶、树枝,当一些常见的自然物在泥土中被挖出后,小宝还会如数家珍地一一排列。“蚯蚓”的出现让小宝更为兴奋,也产生了对蚯蚓的兴趣。但是,这条所谓的“蚯蚓”真是蚯蚓吗?小宝对于蚯蚓真的认识吗?教师后续该如何支持直到呢?这是我需要深思的。

案例反思:

进入中班后,我们的特色区内容定位为户外科探小游戏。其实在科探小游戏的选择上,我们也是花了一番心思的。之所以安排“神奇放大镜”这一内容,也是想借助一些科学小工具,激发孩子们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培养他们对于科学探究的能力。结合案例,我尝试了以下策略:

(1)关注儿童游戏行为,及时提供多方位支持。

材料是助推儿童游戏行进的关键,在小宝挖泥的过程中,无论是同伴还是老师都及时给予了支持。第一次,子沐的一杯水帮助小宝解决了泥土硬的问题,在后续的挖泥中,小宝经常会借助水开展挖泥;第二次游戏前,教师关注到了塑料调羹会阻碍小宝挖泥的行进,但没有直接告诉他可以用小铁铲,只是引导性地告知:“工具车上会准备这样的工具”,满足了小宝第二次游戏的需求。同时,队长角色的赋予也在情感上给予小宝一定的支持。

(2)解读儿童游戏行为,适时思考多角度教育。

小宝挖泥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教育。首先,从小宝连续选择挖泥这一游戏就能看出他的坚持性,每一次游戏,都能全身心,从头至尾地投入其中,说明是沉浸式快乐;其次,当遇到问题,小宝没有立刻求助老师,而是在观察同伴、教师引导的过程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在挖泥的过程中也促进小宝其他领域能力的发展,如:在数落叶、树枝的过程中练习了点数的,在与同伴交流、游戏分享的过程中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承担“小队长”的过程中有了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发现“蚯蚓”的过程中促进了科学探究思考能力的发展……教师就需要在儿童的游戏行为中去解读,去思考,进而捕捉更多的教育契机。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