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好饿的毛毛虫》与毛毛虫的蜕变之旅.docx

幼儿园:中班语言:《好饿的毛毛虫》与毛毛虫的蜕变之旅.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语言:《好饿的毛毛虫》与毛毛虫的蜕变之旅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毛毛虫从卵到蝴蝶的完整演变过程。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幼儿感受生命成长的奇迹,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1、《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动态视频及PPT

2、卵、毛毛虫、茧、蝴蝶的图片或手偶

3、故事绘软件

4、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兴趣

1、展示封面:师:“小朋友们,看这本书的封面,上面有什么呀?”逐一介绍题目、作者和图画。

2、猜测故事:“你们觉得这本书会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好饿的毛毛虫》的世界吧!”

二、绘本阅读,理解故事

1、卵的孵化

师:“在月光下,树叶上有什么?它变成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孵化过程知识补充: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经过交配后产下金黄色的卵,小心翼翼地将卵一个个粘在精心挑选过的植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黄色的卵逐渐变成了黑褐色,一只小毛毛虫孵出来了;小毛毛虫咬破了卵壳,慢慢钻了出来,卵壳作为毛毛虫生命中的第一顿美餐被毛毛虫大朵快颐;小毛毛虫刚孵出来的时候,身上软软的,容易受伤,它为了保护自己就会长出很多的毛,所以被称为毛毛虫。)

2、毛毛虫的觅食之旅

逐日讲述毛毛虫吃了什么食物,数量如何变化,并强调其始终饿的状态。

通过动作模仿(如抬腿走路)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提问:“毛毛虫每天都吃了什么?它为什么还是饿呢?”

3、星期六的狂欢与后果

描述毛毛虫吃了大量食物后的不适,引导幼儿理解适量饮食的重要性。

毛毛虫变成了一个“茧”(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茧的意思,可以让幼儿把左手手指合并,右手伸出一根食指当“毛毛虫”,和孩子们一起玩“假装游戏”,感受“毛毛虫造茧”的行为,把抽象的概念用游戏具象化;)

4、星期天的转变

讲述毛毛虫吃了嫩叶后的舒适感,为蜕变做铺垫。蜕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

三、语言训练与表达

1、角色代入:毛毛虫在蜕变的过程中吃了很多的食物,“如果你是毛毛虫,你喜欢吃什么呢?”引导幼儿用“如果我是毛毛虫,我喜欢吃……”的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四、毛毛虫的蜕变过程

1、回顾演变:整体播放动画视频,带领幼儿回顾毛毛虫从卵到蝴蝶的整个过程。引导幼儿边看边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过程“毛毛虫先是从卵里出来的,然后它吃了好多东西,变成了大毛毛虫。接着,它造了一个茧,把自己包在里面。过了好久,茧破了,它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2、幼儿绘制演变过程

幼儿分别在纸上画:卵——毛毛虫——蛹——蝴蝶,每个纸上画一个,可以边画边讲述演变过程。(可以按组分配角色,如果小组比较多可以增加食物/水果的角色,让每个小组都能够参与,每个小组画自己小组的角色、练习对应角色的表达)

3、借助“故事绘”进行演绎

请幼儿将画的角色扫描到一体机上进行,一边操作一边讲述演变的过程,幼儿的讲述可直接录制成视频进行存储。(如果是分组进行,分别请每个小组一起进行录制,如;小组1是卵,我是一个在树叶上的卵。小组2是毛毛虫,我吸收了养分长成了一只毛毛虫。小组3是食物,我是一只毛毛虫,喜欢吃香蕉。小组4是茧,我吃了很多的食物,吃饱了进行吐丝,就变成了一个茧。小组5是一只蝴蝶,我咬破了茧的束缚,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五、总结与延伸

1、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神奇呢?”

2、情感升华:“每个生命都有它成长的过程,我们要珍惜并尊重每一个生命。”

3、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在家观察并记录其他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下次分享给小伙伴们听。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