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docxVIP

DB3308T 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20CCSB05

DB3308

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

DB3308/T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2021-05-06发布2021-06-06实施

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3308/T081—2021

前言

本文件依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衢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常山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常山县数字乡村与科技教育中心、常山县游胜家庭农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宏航、何水清、李诚永、季卫东、徐南昌、李韵、江建锋、林加财、易建群、贝雪芳、徐有祥、周成丽、周晓红、郑洁、周爱明、李荣会、毛倩、郑湾湾、游志胜。

1

DB3308/T081—2021

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头季稻生产技术、再生季稻生产技术、生产档案、再生稻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等。

本文件适用于衢州市再生稻机械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农药安全施用规范总则

NY/T2156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NY/T3245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规程

DB3308/T051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稻

与“早稻+连作晚稻”、单季晚稻并列的一种水稻农作制度模式,它的特点是第二季稻苗直接从第一季收割后的稻桩上发出,免去第二季稻育插秧和稻田翻耕环节,实现“一种两收”,具有省工省本、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是我国南方稻区一种轻简化水稻农作制度模式。

3.2

头季稻

在再生稻农作制度模式中,第一季收割的水稻。一般3月份播种,8月份收割。

2

DB3308/T081—2021

3.3

再生季稻

指头季稻收割后利用一定的栽培技术使收割后的稻桩上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的一季水稻(以下简称再生季)。

3.4

留桩高度

头季稻收割时蓄留水稻茎秆的地上部高度。

4一般要求

4.1水利条件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GB5084要求。

4.2品种选择

通过审定或引种备案、再生能力强、高产优质、抗病虫性较好的杂交稻品种,头季抽穗开花期耐高温,再生季出蘖和抽穗整齐、生育后期耐低温。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再生稻品种按生育期分为短生育期类型、中等生育期类型、长生育期类型(详见附录A)。

5头季稻生产技术

5.1秧田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路渠配套,排灌方便,背风向阳、临近大田的熟地作秧田,机插秧秧田与大田的比例为1:100~120,苗床宽1.4m~1.5m,沟20cm~30cm,沟深15cm,播种前10d左右制好秧板,秧板板面达到“平、实、光、直”。

5.2育秧

5.2.1秧盘与基质

每667m2大田准备60cm×30cm秧盘16只~20只或60cm×25cm秧盘20只~25只;选择早稻专用育秧基质。

5.2.2种子处理

采用当地农技部门推荐的药剂浸种1d~2d;催芽至露白,播前用药剂拌种,拌种1h~3h后播种。

5.2.3播种与出苗

适时早播,头季稻8月20日前收割,确保再生季安全生产。不同生育期类型品种的播期见附录A。干谷播种量65g/盘~75g/盘,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参照NY/T3245。

5.2.4秧田管理

3

DB3308/T081—2021

出苗后至1叶1心期控温散湿,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超过28℃;1叶1心至2叶1心期,增加通风时间,严防高温烧苗或秧苗徒长;2叶1心期开始揭膜炼苗,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5℃即可全部揭膜、移栽。

5.3大田生产

5.3.1耕整

平整大田,做到高不露墩、低不淹苗。耕整时间依土质而定:沙质土移栽前1d~2d,壤土移栽前2d~3d,黏土移栽前3d~4d。

5.3.2插秧

最低温度在10℃以上、平均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