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NUMPAGES
备考策略: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建议
高三复习是一件很头痛的事,复习化学真的很不容易。但一定要做到有方案,控制好时间不能浪费了高三珍贵的时间。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备考策略: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1、宏观层面
不同知识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及表现(学科内综合)
要求:期末考试前以上各方面根底知识必须落实。
(2)同一知识模块内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如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机化学“醇醛酸酯一条线,有机辐射一大片〞等。
建议:首先,阅读课本各章小结,了解本章及相关章节知识点间联系。其次,在白纸上自行回忆及书写知识脉络图,尤其是各无机元素化合物间、重要有机物间转化关系必须熟练书写。
PS:这个工作,没有任何其他人及书籍可以代替自己亲自动手完成!
2、微观层面
(1)落实根底知识,收获新的一年
①根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
(混合物、纯洁物、化合物、单质、酸、碱、盐、氧化物、同素异形体)应用概念辨析和判断、应用类比的方法和观察法完成概念的应用如:分散系:悬浊液、乳浊液、胶体(性质、鉴别、别离、应用、制备)
离子反响: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应用利用信息书写未知离子反响方程式
高分子合成
有机反响:
取代、缩聚、加成、加聚、消去
氧化、复原(裂解、裂化)
PS:主要结构简式的书写形式(表达结构、易于识别),缩聚产物的书写形式(以现行教材为主,写出链端。局部参考书给的范例及答案沿用老课改写法,没有写出链端!)
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计算(根据相对密度或者标下密度、根据水、二氧化碳、根据商余法)
根据仪器的测定(红外光谱、质谱法、核磁共振氢谱)
根据性质确定、根据框图信息确定
⑥实验根底(常见的仪器使用、物质的制备)
乙酸乙酯、甲烷的取代、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响、乙醇的检验、乙醛的检验、乙酸的检验、淀粉的性质、淀粉溶液与食盐的别离、肥皂的制取
建议:无机实验根据教材必修1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梳理,兼顾必修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相关实验。
(2)深入思考问题,积聚综合实力
能深刻理解根本概念及原理的定义,能有条理地复述重点知识的形成过程,能结合所学准确阐述其本质,能清楚地分辨和比拟相似或相关知识点,能发散联想类比相似甚至不同模块的知识点,等等。
如: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的“拆〞与“不拆〞的含义及本质是什么?
如: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推知简单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顺序,即得失电子为对立统一的过程,而物质得失质子(H+)也是对立统一的过程,这又对应于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如:工业流程生产中所谓的“调pH〞,用NaOH(aq)和用CH3COONa(aq)效果是否相同?其原理是否相同?用CH3COONa(aq)调pH是利用了溶液中CH3COO-的水解作用,还是因为CH3COO-与H+结合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两方面都要考虑还是一者占主导地位?(25℃,Ka=1.75x10-5,CH3COOH溶液中,α≈1%)
如: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使氯水褪色?原理分别是什么?(可以结合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反响原理思考)
如:参考书中所云“Fe3+与S2-〞或“Fe3+与SO_3^(2-)〞优先考虑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不考虑水解或沉淀反响,其依据是什么?是否可靠?如何设计实验验证?(须控制变量了,但变量是什么?)
建议:充分利用好复习的笔记和测试题,对记不清、不会、不理解的地方再次思考和询问,筛查出知识遗漏点及盲点的同时,更要深入地认识概念原理的本质。理解不透彻、认识有偏差,不但一轮复习的效果达不到,而且还将影响到二轮综合问题的解决,以及考前心理。
3、学科思想方法层面
连续两年的?高考说明?中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要求: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开展;分类与比拟;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
如:中学化学所介绍的浓盐酸、浓硝酸“易挥发〞,而浓硫酸是“高沸点酸〞——“难挥发〞——即难成为气态分子逸出液面。试问:物质变化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浓硫酸常温下难挥发,是否说明其永远不可能产生酸雾?“发烟硫酸〞又是怎么回事?2019年北京高考化学实验题中的白色酸雾可能是什么?(浓硫酸沸点约330℃,挥发一般指液体成分在没有到达沸点的情况下成为气体分子逸出液面。)
如:原电池工作原理中“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是否必须“活泼性不同〞?电解质的作用是什么,是否必须为“电解质溶液〞?高中化学学过的原电池模型有哪些,其原理与装置如何结合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