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第12课 醉翁亭记(学生版).pdfVIP

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第12课 醉翁亭记(学生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醉翁亭记》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重点

1.掌握“壑、辄”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1.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索。

过程与方法

2.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

1.朗读和背诵全文。

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

2.把握作者的思路,理出文章线索。

结合的写法。

3.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

难点

合的写法。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体会作者的旷

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达胸襟,学会正确看待挫折。

(一)基础知识

一、作者作品。

欧阳修(1007一1072),字永叔,自号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_,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

江西)人,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继

承并发展了韩愈古文运动精神,他的_________更是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

提供了简明灵活的范式。其代表作有_________等,有_________传世。

二、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山间之四时也

3.射者中

4.颓然乎其间者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二)一词多义

1.云归而岩穴暝

暮而归

2.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4.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太守之乐其乐也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6.野芳发而幽香

苍颜白发

(三)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

4.故自号曰醉翁也

5.杂然而前陈者

(四)重要虚词

1.之

①山之僧智仙也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其

①其西南诸峰

②颓然乎其间者

3.以

醒能述以文者

4.而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②临溪而渔

③溪深而鱼肥

④而不知人之乐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太守与客来于此饮”。)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至于负者于途歌,行者于树休”。)

③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醒能以文述者,太守也”。)

(六)成语积累

1.峰回路转: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水落石出:

4.觥筹交错:

1.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

作用?

3.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4.这幅“太守与民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