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
目录诗人生平诗词内容诗词鉴赏创作特点一二三四
第一部分诗人生平
一诗人生平出身名门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于艺术氛围浓厚的士大夫家庭。她的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是苏轼的学生,也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她的母亲王氏,则是名臣王拱辰的孙女,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一说李清照母亲为元丰宰相王珪长女。李清照自幼生活在这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加之聪慧颖悟,能够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她从小就擅长诗文,通晓音律,宋代文学家王灼在《碧鸡漫志卷二》中曾评价她年少就有诗名,才华直逼前辈,尤其是她写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该词问世时,轰动京师,《尧山堂外纪》第五十四卷中记载称,当时读到该词的文士,没有不击节称赞的。
一诗人生平夫妻恩爱北宋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今开封)成婚。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担任礼部员外郎,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担任吏部侍郎,虽两人均为朝廷高级官吏,但两个家族都算贫俭之家,因此,李清照夫妇新婚后的生活较为清贫。不过,两人均爱好诗贴碑文,日子过的倒也安静和谐、高雅有趣,赵明诚在每月初一、十五回家与妻子团聚时,会去当铺把衣物典当后换得一些银钱,然后前往相国寺市场,买回两人所喜爱的碑文、果实,夫妇两一遍赏玩碑文,一边咀嚼着果实。
一诗人生平流徙两浙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前往杭州,但不久,就身患重病。精神恍惚之际,逢右承务郎张汝舟巧言骗婚,李清照不察,选择了再嫁张汝舟。但实际上,张汝舟是在觊觎李清照与赵明诚早年所收集的藏品。当婚后,张汝舟发现李清照并无多少私产、文物之时,他开始对李清照施加谩骂,甚至拳脚相向。痛苦的李清照决定与张汝舟离婚,她在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等罪行后,果断向官府检举了张汝舟。经官府查实,张汝舟被编管柳州,李清照的离婚要求也获得批准。不过,按照宋代律法,妻子告发丈夫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也因此被投入了监狱。好在,有赵明诚的远亲、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搭救,李清照最终仅被关押了九天就被释放了。
一诗人生平凄凉晚年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李清照终于完成了《金石录后序》的写作。同年十月,又前往金华躲避战乱,在此期间,她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此外,她还作了《武陵春》一词,来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了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李清照由金华返临安(今杭州),此后便一直在临安生活。直至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李清照将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完毕,并将之献给了朝廷。大约在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故土难归的失望,孤苦离世,享年至少73岁。
第二部分诗词内容
二诗词内容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诗词内容注释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溪亭:临水的亭台。日暮:黄昏时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兴尽:尽了兴致。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藕花:荷花。争渡:奋力把船划出去。
二诗词内容翻译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二诗词内容创作背景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第三部分诗词鉴赏
三诗词鉴赏这首《如梦令》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作品中第一句说明了这是已经过去的一天,是在郊野水边的一个亭子里,傍晚的时候。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在那里作什么?第二句告诉我们,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显然,她是在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在喝酒,而且,也不是刚刚到了那里,是在那里已经游赏了相当长的时间了。
三诗词鉴赏“兴尽晚回舟”,是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可是,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藕花”,即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