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侗族大歌的起源_传承及现代发展_以黔东南州小黄村为例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侗族大歌的起源_传承及现代发展_以黔东南州小黄村为例
摘要:侗族大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源于我国黔东南州小黄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小黄村为例,探讨了侗族大歌的起源、传承及现代发展。通过对侗族大歌的起源进行梳理,揭示了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分析了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展现了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最后,探讨了侗族大歌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本文的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侗族大歌,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承载着侗族人民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黔东南州小黄村作为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和游客的关注。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侗族大歌面临着传承困境。本文以小黄村为例,对侗族大歌的起源、传承及现代发展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历史渊源、传承方式和发展现状,为保护和传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侗族大歌的起源
1.1侗族大歌的地理背景
(1)侗族大歌的地理背景主要位于我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里山清水秀,自然风光旖旎,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侗族大歌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黔东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侗族地区地形复杂,河流纵横,众多河流如都柳江、清水江等穿流而过,形成了独特的河流文化。侗族人民依山傍水而居,形成了独特的聚落形态。这种地理环境使得侗族大歌在传承过程中,与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同时,地理隔离也使得侗族大歌在各个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独特性。
(3)侗族大歌的地理背景还体现在其与侗族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的紧密联系。侗族社会以氏族和村落为单位,氏族和村落之间通过歌会等形式进行文化交流。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侗族大歌在传承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曲目和表现形式。此外,侗族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等习俗也为侗族大歌的传承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
1.2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
(1)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其发展历程跨越了两千多年。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5世纪,侗族先民就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地区生活。这一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侗族大歌在吸收融合了当地汉族、苗族、瑶族等民族的音乐元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据考古学家研究,黔东南地区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上,已有与侗族大歌相似的图案和纹饰,这为侗族大歌的历史渊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2)侗族大歌的形成与发展,与侗族人民的农耕生活密切相关。侗族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适宜水稻种植。侗族人民世代以农耕为生,农业生产活动对侗族大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侗族大歌在田间劳作、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统计,侗族大歌的曲目数量已达数千首,其中不乏反映农业生产、自然景观、民间传说等内容的歌曲。例如,在侗族地区广为流传的《六月六》,便是歌颂侗族人民勤劳智慧的代表作。
(3)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侗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侗族人民将侗族大歌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黔东南州小黄村等地的侗族大歌传承人已达数百人,其中不乏年过古稀的长者。他们通过口传心授、师徒相授等方式,将侗族大歌的演唱技巧、曲目和传承精神传授给后人。此外,侗族大歌还得到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3侗族大歌的音乐特色
(1)侗族大歌的音乐特色鲜明,其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侗族大歌的旋律多采用五声音阶,以宫、商、角、徵、羽为基础,旋律线条流畅,富有变化。在演唱过程中,侗族歌手们运用滑音、颤音等技巧,使旋律更加丰富多样。例如,在《侗族大歌》中,歌手们通过巧妙的音阶转换和节奏变化,展现了侗族大歌的音乐魅力。
(2)侗族大歌的节奏自由,不受固定节拍限制,这种独特的节奏特点使得侗族大歌具有很高的即兴性。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们根据歌词内容和情感表达,灵活调整节奏,使音乐更具表现力。侗族大歌的节奏往往以拍子为单位,但拍子之间的间隔和长短可以自由变化,这种节奏的自由度在《侗族大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多样,主要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形式。其中,合唱是侗族大歌最具代表性的演唱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惯性器件专用设备行业全景评估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中国水喷射真空泵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中国液压榨油机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工业低压变频器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高压传感器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液位计流量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 黔东南台江苗族古歌之学校教育传承探究.docx
-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ocx
- 工程管理专业精选论文题目.docx
- 10KV及以下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技术导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