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生化分子的结构生物分子中氨基酸间脱去一分子水以肽键互相连接,脱去水分子的氨基酸单位称为残基。第八章第八章
生化分子的模拟所有天然的氨基酸其Cα原子的光学性质均相同。8.1生化分子的结构第八章蛋白质的一级结构04030102蛋白质与多肽分子因其组成的氨基酸分子侧基的形状、大小、电荷分布与形成氢键的能力不同,以至造成不同的生化特性。多肽及蛋白质分子的生化特性与分子的结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此处结构除了组成的氨基酸序列外,还包括分子三度空间的立体排列方式。第八章多肽分子链之间在固定的位置以双硫键互相连接,形成一定的氨基酸顺序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第八章实验显示蛋白质分子的结构非常不规则,并无一定的对称性.其中最常见结构形式为α-螺旋形及β-股结构形.这两种结构形式称为蛋白质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常见的蛋白质分子的立体结构多为纤维状或球状,这样的结构称为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例如肌红素第八章蛋白质的四级结构030201除了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外,还有四级结构。例如许多多肽是由2条或更多的三级结构所组成。组成四级结构的多肽链称为亚单位。如血红素第八章研究生化分子的构造,可用了解形成各种结构的原因,从而理解生化分子的活性。01蛋白质分子在水中的折叠与解析叠为生化中最重要的过程。经由折叠后的蛋白质分子才有一定的生化功能。02疏水效应是指在极性溶剂中,非极性溶质分子倾向于与非极性分子聚集,而极性溶剂分子则倾向于与极性分子聚集。03一般认为疏水效应是因系统的焓值改变所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溶剂分子的熵值改变,而非溶质分子熵或焓的变化。04通常在分子折叠过程中,将蛋白质分子中非极性的氨基酸堆栈在一起的自由能变化对溶剂分子而言为不利的正值。05第八章二、生化分子体系间的亲水性与疏水性氨基酸堆栈过程的焓值变化氨基酸堆栈过程的焓值为正值,这是由于将非极性的氨基酸由水中移出所需克服极性的水分子与残基侧链间的偶极-诱发偶极间值作用力,因此需作功才能达到。01当疏水性的残基堆栈在一起,其间仅有微弱的分散力。堆栈过程熵值的改变为负值,因为未折叠状态较无秩序,而折叠状态较有一定的秩序。02对整个溶剂而言,其乱度增加,熵值的变化为正值,而有利于形成折叠状的蛋白质结构。03第八章04蛋白质分子折叠前后疏水区的变化折叠后的蛋白质分子,其非极性部分与水分子形成的界面面积远大于未折叠时的界面面积。第八章当蛋白质分子折叠时,其熵值的改变很大。另外,分子折叠时须形成氢键,故焓为负值。第八章一个未折叠的蛋白质分子如何折叠成特殊结构的过程是研究上的一大难题蛋白质分子因折叠而形成特定的结构,这些特定的结构显现出特定的生物机能。一般未折叠与折叠后蛋白质分子间的自由能差仅为1~15kcal/mol。折叠过程中经过哪些过渡状态?环境的因素对折叠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影响?除了能量因素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实验上如何鉴别折叠的过渡状态?分子动力模拟是研究蛋白质分子折叠与开折的动力过程最有效的方法。三、蛋白质分子折叠的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可用清楚地了解折叠(或开折)所历经的过渡态与能量的变化。但分子动力模拟方法因受模拟系统原子数目与模拟时间的限制,至今仅能模拟小片段蛋白质分子(多肽分子)的折叠过程。第八章DeMarco等利用商业化的生物分子计算软件ENCAD执行了En-HD分子动力模拟计算,结果见图16-14。蛋白质分子的折叠模拟图中的第一列为模拟的温度与系统编号,每个图形下的数字为以纳秒为单位的模拟时间。第八章En-HD分子的开折过程En-HD分子上螺旋度的变化DeMarco等对En-HD蛋白质分子的模拟为典型的开折动态模拟。此种方法以晶体数据库中已折叠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作为模拟的起点,将系统升温研究其开折的过程。但这并不表示此过程为可逆的,即一根线形的伸展形蛋白质分子开始折叠形成最终的堆栈结构并不一定经过相同的折叠途径。第八章生化分子体系的模拟是非常困难的工作,模拟的结果必须与实验的结果互相参照,以保证模拟的正确性。01利用分子动力计算模拟由脂质分子(DMPC)所形成的类似细胞膜的结构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除了模拟细胞膜外,同时研究融合肽分子与细胞膜结合的结构问题。02模拟结果显示DMPC所形成的双层膜在溶液中可维持稳定的结构,V形的HX分子主要以氢键作用与膜形成稳定的结构。膜的结构因HX分子的结合产生变形。03第八章04四、细胞膜的融合模拟脂质分子的自组装细胞膜多由双层的脂质分子自组装而成。所谓自组装意为分子与分子间并无化学键结存在,而是靠范德瓦尔斯作用力、氢键作用力等微弱的作用力形成规则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