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水产加工车间管理总要求、进入前确认、洗手方法及异物清理方法.docVIP

食品企业水产加工车间管理总要求、进入前确认、洗手方法及异物清理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企业水产加工车间管理总要求、进入前确认、洗手方法及异物清理方法

进入车间的总要求

a)进入车间的员工必须按规定穿戴公司统一发放的、整齐洁净的工作服、帽子、手套、水鞋等劳保用品;头发不得外露,不得化妆,不得佩戴手表和任何首饰。

b)员工进入车间禁止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以防止异物混入。

c)严格按手部的清洗消毒程序进行清洗、消毒。

d)非生产人员进入车间的要求同车间加工人员一样要求。

进入车间前的确认

进入车间前,车间设专人负责对以下事项进行检查、确认。

a)员工手部的确认。

确认手部有无外伤,是否过敏,以及指甲的长度。有伤或过敏者要及时报告,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手外伤轻微者要用创可贴包扎并戴专用乳胶手套后方可继续工作。

手外伤严重者要安排其休息治疗,痊愈后方可继续工作。

手部过敏者要调离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

指甲过长者要进行适当的修剪。

b)员工服装的确认。

确认工作服是否卫生,发网及帽子是否松弛,帽子、围裙等工作服的线头是否处理,口罩是否正确佩戴。

不卫生的工作服要进行换洗。

松弛的发网及帽子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帽子、围裙等工作服的线头要进行修剪。

正确佩戴口罩,口罩应遮盖鼻子。

c)员工携带物品的确认。

员工进入车间禁止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以防异物混入。

禁止携带手表、项链、戒指、耳环、耳钉、手链等饰品。

禁止携带手机、香水、口红、指甲油等化妆品。

禁止携带食品、酒、饮料、香烟等。

禁止携带壁纸刀、水果刀、玻璃制品、陶瓷制品等。

禁止使用铅笔、订书机、曲别针、大头针、橡皮筋、钢丝球(刷)等。

来访的非生产人员(客户、检查人员)进入车间时,允许携带与工作有关的物品,如温度计、照度计、相机、记录夹等。但所携带的物品,须经陪同人员允许及车间入口管理人员检查登记后方可带入,出车间时由车间入口管理人员进行再检查、确认。

d)员工毛发的确认。

确认头发是否从发网或帽子里漏出,工作服上是否有毛发。

对外漏的头发进行整理;对工作服上的毛发进行粘辊清理。

e)员工健康状态的确认。

若有感冒、痢疾、咳嗽等症状要及时报告。特别是每年10月份到次年3月份,为了有效防止诺瓦克病毒的感染,要求有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主要症状的员工要及时报告。

对于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的员工,应及时安排其休息、治疗。

洗手方法

a)洗手要洗到手腕。

b)用洗手液搓洗20秒以上。指甲、指间、手腕都要洗;必要时,用刷子刷洗指甲、手掌等。

c)流水冲洗。手指、手掌、手背、手腕全部要冲洗干净。

d)消毒。用50PPM次氯酸钠消毒液消毒30秒以上,消毒液深度要浸没手腕。

e)流水冲洗。

f)干手。用干手纸或干手机干手。

g)带上乳胶手套后重新按照以上流程消毒或者喷洒75%的酒精消毒。

工作服毛发等异物的清理方法

4.1粘辊异物顺序

a)正脸:从头到脖子,从两肩到手腕,从胸部、腿部

b)背脸:从头到脖子,从两肩到手腕,从腰部到臀部、腿部

4.2粘辊要求

a)要用力粘辊。粘辊胶带的更换频次:使用3回或3个人更换。

b)工作中,每小时按要求安排专人对车间加工人员粘辊毛发、异物等。

c)车间入口卫生管理人员不得私自离岗,若确实需要暂时离开时,应向现场管理人员请假,与现场管理人员安排的替岗人员进行交接后方可离开。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