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板块三高考研析·把握考向
真题典例
1.[2015·四川高考]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
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
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无论然否”“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等信息可知,他们并不是完全相信“八字”等命运之说,而是将其看作一种仪式,B项与此相符;A、C两项不符合历史事实,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4·课标全国卷Ⅱ]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宋恕认为“易西服”是“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的前提,即“易服”可以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B项符合题意。作者旨在强调“易服”与变革之间的关系,A、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排除D项。
3.[2014·安徽高考]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答案D
解析题干文章指出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日常行为的模仿和日常用品的争购上,忽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体现出大众传媒对社会时尚的理性分析,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只是一部分“新少年”的西化状况,并不能得出西装普遍化、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生活主流的结论,B、C两项错误;文章已经指出了西方文化的核心——“利权”意识,说明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并不是过于肤浅,A项错误。
4.[2014·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20年代,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但当时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较重,这会造成国产影片在上海以外地方放映时成本大大增加,而外国影片拷贝到中国并放映,其成本并无大的变化,因此出现了京津地区外国片与国产片放映比例远高于上海地区的情况。故选C项。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仅凭材料信息无法推知京津地区民众对外来事物是否更具热情,也不能推知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是否更加开放,故排除B、D两项。
5.[2014·四川高考]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图片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答案整理:材料一图片中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解析材料二中的观点,一是整理历史知识,二是探讨因果,实质上是对图片中出现的新事物进行归类,并探讨这些新事物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即可。
师说高考
考频
本部分知识是近年新高频考点,并有强化趋势5年28考
考过
①近代西学传入的条件
②近代报业的发展、特征及影响
③新式交通工具对传统观念的影响
④传统婚俗与近代婚俗的比较
⑤晚清婚俗变化趋势
⑥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⑦不同地区消费观念的比较
⑧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的特点
⑨断发易服与政治运动的关系
考向
①断发易服的政治意义
②废止缠足与女权运动
③婚姻制度的变革及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④社交礼仪的变化与思想观念的关系
仿真练习
1.[2015·保定摸底]《海上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生物(浙江版)复习题型专项训练五 含答案.doc
- 高考语文复习:第4部分2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doc
- 高考英语复习unit5magicinternet课下练重庆大学版必修573.doc
- 广东广州市高考数学复习专项检测试题: 12 .doc
- 广东省深圳市毕业班高考数学复习模拟试题: 06 .doc
- 生物特训:9酶和atp word版含解析.doc
- 高考大题冲关秘笈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创新押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生物复习系列——专项突破:热点图示4-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和育种相关图示 含答案.doc
-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突破训练3 细胞的生命历程 含答案.doc
- 高考物理模拟仿真预测卷(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