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15小题)
1、下图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死亡率,乙为出生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结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午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总是随着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C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甲、戊使种群密度增加,为出生率、迁入率,则乙、己为死亡率、迁出率。甲和乙均受丁的影响,则丁为年龄结构,甲为出生率,乙为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综上可知,A错误;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丁为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C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因此种群密度不一定会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D错误。
2、下表是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全国(31省市)人口年龄构成统计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年龄
人口数(单位:人)
比重(%)
总计
1411778724
100.00
0-14岁
253383938
17.95
15-59岁
894376020
63.35
60岁及以上
264018766
18.70
其中:65岁及以上
190635280
13.50
A.根据年龄结构能准确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年龄结构已步入了衰退型
C.在进行第7次人口普查时,我国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
D.“三孩政策”可以提高出生率,以期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
【答案】D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详解】A、根据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是种群数量还受气候、传染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故根据年龄结构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不一定准确,A错误;
B、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目前还处于增长阶段,属于增长型种群,B错误;
C、在进行第7次人口普查时,是逐个计数的,不能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C错误;
D、“三孩政策”可以提高出生率,使我国在一段时间内人口的年龄结构处于增长型,D正确。
故选D。
3、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形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答案】B
【分析】由图示可知,λ值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1,种群数量上升;λ=1,种群稳定;0<λ<1种群数量下降。
【详解】A、图中显示第1年到第3年期间λ值约为1,”J”形曲线其λ值应大于1且恒定,故不属”J”形增长,A错误;
BC、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一直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B正确,C错误;
D、该野兔种群在第5年中期达到数量最大,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B.图乙为“S”形曲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图甲为“J”形曲线,每年以不一样的倍数增长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甲呈指数增长,为J型增长;乙是S型增长曲线,E点时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即K/2左右,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可以尽快恢复,A正确;
B、曲线乙为“S”形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为0,B错误;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前进行,因为此时种群数量较少,C错误;
D、曲线甲为“J”形增长,增长倍数不变,但由于每年的基数不同,故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不同,D错误。
故选A。
5、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 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答案】B
解析: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解析版).docx
- 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原卷版).docx
-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解析版).docx
-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原卷版).docx
- 1.2.1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种群数量的变化(解析版).docx
- 深蓝简约风毕业论文答辩.docx
- 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审计局选调冲刺题(二).docx
- 第三方担保20244协议实施细则版B版.docx
- 租赁新时代:2024年中介担保合同3篇.docx
- 税务系统2024年机房设备安装调试合同3篇.docx
- 统编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第6课第2节共筑生命家园.pptx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5 Whose dog is it Part B Read and write.pptx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learn.pptx
- 人教PEP版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1 My days PartA Let’s try.pptx
- 北师大版(2024)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Animals Lesson 2 Animal Facts.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