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历史“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一、“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界定
传统的“师本”教学模式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看作是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的对象,无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在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缺乏设计,或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识活动上,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化,课堂所授知识也无非是僵化的书本知识。加上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地存在着“师讲生听”的状况,历史课堂简直是历史教师的“独白”。
所谓“独白”,通常指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这种传统的背台词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缺乏独立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历史课堂必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间的“对话”。所谓“对话”,通常指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也可以是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历史课堂教学的师生间“对话”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师生共同探索,让课堂有效的动起来,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得益彰。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在这对矛盾中,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中,这就是所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间互动,即相互间的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而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保证。
换角色,尊重主体。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再解决学习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地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向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改变“独白”,服务主体。
要改变“独白”,必须明确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主体。师生互动离不开特定的的教学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的情绪因此变得高涨,学习历史的的主动性就会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增加和持续,就会带着情感,走进情景,去进一步体验。如:陈设相关的实物,制作道具,展播电影,录像节目,播放录音来渲染气氛,教师或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语言描述和角色扮演等等。
(2)师生“对话”,引导主体。让学生自己讨论推荐一位学生做“小老师”。
例如必修二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的第二子目内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很多学生都对古代的“市”感兴趣,课前也搜集了不少资料。请“小老师”设计了如下一系列问题:
①什么是市?宋以前的市和宋代的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草市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草市和市的区别是什么?
③古代的城市朝什么样的趋势发展?
由于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当这位“小老师”提第一个问题时,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开始向“老师”发难;当提第二个问题时,不断有学生进行补充,大有“百家争鸣”的态势,我也当仁不让,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还出示幻灯片,将选自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和傅宗文《宋代的市井镇》的两段材料进行放映,掀起了学生再次讨论的高潮。最后我对学生的回答作一小结。学生将平时提问用的六个为什么活用,将涉及“市”的各方面串联起来。通过师生换位,学生不仅学的轻松,而且拓展了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角度。
(3)训练反馈,发展主体。使学生变被动听讲型为主动学习型,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主动“学会”。学生也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自己是学习主人的意识,而不埋头于“听”,埋头于“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除接受学习外,还有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要敢于问、善于问,教师可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言。
使课堂变单向传授型为反馈交流型,依据教材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思路,变历史静态教学为历史动态教学,变单项传授型为反馈交流型。如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这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能认识到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难点相对较少,可采取“读、讲、议、练”交替的方法。又如: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时,可采取“导读——共析——巩固”的方法,重在师生共同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共诞生以及国内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使教师变问题回答型为问题探讨型,改变历史课堂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