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
一种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判定方法
一、1.雷电电磁脉冲(LEMP)概述
雷电电磁脉冲(LEMP)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由大气中的雷电活动产生,具有极强的电磁场和电流。这种脉冲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对各种电子设备造成干扰甚至损坏。雷电电磁脉冲的产生与大气中的电荷分布和运动密切相关,当云层之间或云层与地面之间发生放电时,会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强烈的电磁场和电流。这些电磁场和电流能够穿透空气、水、金属等多种介质,对附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雷电电磁脉冲的强度通常用雷电流幅值、雷电流上升时间、雷电流持续时间等参数来描述。雷电流幅值是指放电时电流达到的最大值,通常以千安(kA)为单位;雷电流上升时间是指电流从零值上升到峰值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微秒(μs)为单位;雷电流持续时间是指电流持续的时间,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这些参数对于评估雷电电磁脉冲的破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雷电电磁脉冲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是指雷电电磁脉冲直接作用于电子设备,导致设备内部电路产生过电压、过电流等现象,从而损坏设备。间接效应是指雷电电磁脉冲通过电磁感应、电磁耦合等方式对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导致设备性能下降或完全失效。在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等电子设备中,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和损坏效应尤为显著,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2.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工作原理及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机制
(1)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是现代航空通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其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进行信息的传输。甚高频(VHF)通信电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118MHz至136MHz之间,这一频段具有良好的穿透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保持通信稳定。电台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中传播,接收天线捕捉到这些电磁波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再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信号的解码,从而实现信息的接收与发送。
(2)雷电电磁脉冲(LEMP)对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的损伤机制复杂,主要包括过电压、过电流、电磁干扰等效应。例如,在1994年,美国一架F-16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雷击,导致通信系统严重受损,飞机在紧急情况下迫降。分析表明,雷击产生的雷电电磁脉冲导致通信电台内部电路发生瞬态过电压,电压峰值达到数千伏,使得电台的电子元件被烧毁。此外,雷电电磁脉冲还可能引起电台内部电路的瞬间过电流,造成电路短路或元件损坏。
(3)雷电电磁脉冲的损伤效应还体现在电磁干扰方面。在2017年,我国一架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遭遇雷击,通信中断,无人机失控坠毁。事后分析表明,雷击产生的电磁干扰导致无人机通信电台接收到的信号质量严重下降,无法正常解调,从而失去了对无人机的控制。这一案例表明,雷电电磁脉冲对机载通信设备的电磁干扰效应不容忽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通常采用屏蔽、接地、滤波等手段来降低雷电电磁脉冲对通信设备的损伤。
三、3.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判定方法
(1)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的判定方法主要依赖于对通信设备在雷击环境下性能的测试与分析。在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判定。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对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进行雷电电磁脉冲暴露测试。实验中,利用雷电模拟器产生符合实际雷电环境的电磁脉冲,对电台进行连续或间歇的脉冲照射。测试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台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以及通信质量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以某型号机载甚高频通信电台为例,在雷电模拟实验中,当雷电电磁脉冲的峰值电压达到3kV时,电台的误码率从原来的1%上升至10%,表明电台在雷电电磁脉冲的干扰下,通信质量明显下降。此外,实验还发现,当雷电电磁脉冲的上升时间缩短至1μs时,电台内部元件的瞬时功耗增加,导致部分元件温度升高,进一步加剧了设备的损伤。
(2)在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判定过程中,对设备的物理损伤进行评估也是关键环节。这通常通过肉眼观察、热像仪检测、万用表测量等方法实现。例如,在2015年,我国某型号飞机在雷雨天气中遭遇雷击,飞机通信电台受损。事后,通过热像仪检测发现,电台内部部分元件表面温度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这些元件由于雷电电磁脉冲的作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烧毁。
此外,对于雷电电磁脉冲的损伤效应,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模型进行预测。研究人员利用历史雷击事件数据,建立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不同雷击环境下的损伤概率和程度。例如,某研究团队基于大量雷击实验数据,建立了包含雷电流幅值、上升时间、持续时间等参数的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机载通信电台在雷击环境下的损伤概率,为设备的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3)雷电电磁脉冲损伤效应的判定方法还包括对设备防护效果的评估。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防护措施进行测试,评估其在雷电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