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结肠镜的临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伪膜性肠炎可累及全结肠,呈连续分布,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浅表糜烂、溃疡。特征:表面斑点或斑片状假膜,剥去假膜可见黏膜浅表溃疡,并出血。下消化道内镜诊断空肠和回肠01大肠02炎性肠病03息肉04肿瘤05其他06息肉的概念息肉(polyp)一词可泛指粘膜表面的隆起,包括粘膜息肉和粘膜下(息肉样隆起)病变粘膜息肉又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或癌)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地,息肉是指粘膜息肉,其中不包括肉眼即可诊断为恶性肿瘤的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和锯齿状腺瘤管状腺瘤多颜色较深,表面光滑绒毛状腺瘤约占腺瘤的5%,常见于老年人,多比较大、无蒂,表面粗糙、呈菜花样或分叶状,通常质地较脆管状绒毛状腺瘤含有管状腺瘤和至少25%的绒毛状腺瘤,其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锯齿状腺瘤仅占大肠息肉的不足1%,发生高度不典型增生的比率却高达40%,其结构类似增生性息肉,但混有腺瘤或腺体增生的表现。0504020301非肿瘤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等增生性息肉的发生率仅次于腺瘤性息肉,多小于5mm、无蒂,颜色较淡,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增生性息肉不是癌前病变炎性息肉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等结肠粘膜的重度炎性疾病如果息肉由残存的岛样结肠上皮构成,则常被称为假息肉(pseudopolyps)错构瘤性息肉包括Peutz-Jeghers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FAP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患者染色体5q21-q22上的APC基因发生了突变临床上,结肠内如有超过100枚腺瘤性息肉,或者数量较少的息肉、但具有FAP的家族史,即可诊为本症内镜下,可见息肉分布于全结肠,有的密集如地毯样,有的呈散在分布。90%以上的息肉直径小于5mm,大于10mm者不到1%病理多呈管状腺瘤往往伴有胃、十二指肠和系膜小肠息肉,并有骨瘤等肠外表现诊断明确后应注意监测病情的发展,争取适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PJS比FAP略为少见胃肠道多发性息肉是PJS的主要表现之一,约半数患者存在结直肠息肉息肉数量一般从1到40个不等,大小不一较大的息肉有蒂,而较小的息肉无蒂内镜下,幼年性息肉呈紫红色的球形息肉,不分叶,表面常有糜烂或附着白苔,多有蒂由于这种息肉的腺管呈囊性扩张,充满粘液,故亦称潴留性息肉,也是一种错构瘤性息肉,但与Peutz-Jeghers综合征不同,它没有粘膜肌层的树枝状增生儿童的消化道息肉中,90%以上为幼年性息肉其发病在4岁及18~22岁呈现两个高峰幼年性息肉可自行脱落,内镜下切除后一般不会复发结肠镜诊断大肠炎性肠病息肉肿瘤其他盲肠和升结肠的大肠癌一般较大,伴有坏死在左半结肠和直肠,大肠癌常环行蔓延,造成肠腔狭窄,肿瘤也可发生溃疡由于大肠癌同时多发的情况较多,即使发现了一处病变,也应争取完成全结肠镜检查95%的胃肠道类癌位于阑尾、直肠和小肠,多为低度恶性,多呈局限性浸润生长,转移较少类癌在大肠恶性肿瘤中占1.0%左右。直肠类癌需依靠内镜医师的识别和活检而发现内镜下,可见黄灰色的无蒂息肉样隆起或粘膜下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多数直径小于1cm,多发生于距肛门4~13cm的直肠内,罕有多发者对其进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或深部活检,可取得病理诊断直径小于1cm者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治疗可以痊愈,1~2cm者治疗后应当密切随诊,大于2cm者应争取外科手术局部切除脂肪瘤可发生于全消化道,而以大肠较多见,且多位于右侧结肠和回盲瓣上01通常位于粘膜下,少数(约20%)位于浆膜下02内镜下可见粘膜下球形隆起,常大于2cm,表面粘膜多完整,光滑,颜色可发黄03肿物质软,以关闭的活检钳触压后可出现凹痕(软垫征)04反复于一处深挖活检可露出黄色的脂肪组织(脂肪裸出征)05恶变者罕见。无肠梗阻等并发症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06结肠镜诊断01大肠02炎性肠病03息肉04肿瘤05其他而国人中则多见于左半结肠,发病率较低在西方国家,憩室多位于乙状结肠,患病率约为10%典型的结肠憩室是假憩室,憩室的粘膜和粘膜下层从固有肌层中间向肠外疝出,憩室本身的肌层缺如,仅外被浆膜鞭虫病多见于儿童,亦可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成人,有时可引起贫血等症鞭虫成虫多寄生于人的盲肠和阑尾,为体长3~5cm的白色线虫,虫体形似马鞭,前3/5细长,后2/5较粗,呈蛇形蠕动,头端可钻入肠壁内缺血性结肠炎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缺血性病变,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左半结肠,特别是脾曲和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直肠一般不会受累发病72小时以内

文档评论(0)

zhang17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