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谈思想品德中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doc

浅谈思想品德中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4

浅谈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桂林市荔浦县大塘镇初级中学

吴桂平

摘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农村学生群体中的学困生数量明显增多。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感教育对学困生教育有很大帮助。为此教师要理解尊重学困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更多的关爱他们;充分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利用榜样力量,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困生提高自制能力。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多施与一点关爱和耐心,给他们一次重塑自我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困生??情感教育

在我们农村地区初中学生分化现象十分突出,并出现大批学困生,到初二、初三尤为严重,学困生约占30%——40%。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如何调动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感教育对学困生教育有很大帮助。

“学困生”是指有学习障碍,学习吃力的学生。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学困生是由于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

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只有多带一份情感,才能看到今天的好学生,才能看到明天的人才。面对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更需要教师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精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过程。应该说,学生的性格、心理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也不会相同,笔者从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悟出:情感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五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情感对学困生进行教育的一些肤浅看法。

理解尊重,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指出: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自信心。伽利略也曾说过:“人不可只被教,重要的是帮助他发现自己。”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事实上,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因此,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他们的目的。

学困生往往自卑,认识水平和道德标准往往比一般学生低,且容易固执己见,不易说服,他们普遍认为被同学或教师瞧不起,长期处于“破罐破摔”的状态。但他们绝不是冷冰冰的机器零件,在成长得过程中特别渴

榜样激励,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树立榜样时,除了有先进的榜样外,在班级、学校中,也应该有学困生进步的榜样。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困生觉得榜样并非高不可攀,而且有更广泛的教育意义。“表彰一两个,激励一大片”。例如我校设立的学习进步奖,对原来学习较差的但有了一定进步的学生,公开表彰,给予奖励,便促进了一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德高为范,博学为师”。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其教存”,反之“其身虽存则其教已废”。为师者应该热爱、关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门,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成为遗憾。教师必须具备美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也应该做到,要充分展现教师在各个方面的素质,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动,还要有爱的能力和爱的艺术,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用教师特有的语言和行动去唤起学生的热情,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师爱是师德的灵魂。除了教师本身的榜样力量,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了解及周边的事例来激励学生。如: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思想品德课中,我就列举了一些学困生在这次地震中为了救班里同学冲在前面,

文档评论(0)

139****94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