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暑期阅读(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_1.docx

古诗词暑期阅读(专项训练)-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_1.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升六暑期阅读(统编版)

古诗词阅读

◎阅读方法:

古诗的学习我们一定要从四个方面来入手,这样的话呢,我们才能够把一个古诗研究清楚。

1、从词句注释上来下手。

词句注释主要是把重点的词语以及重点句子来进行解释的。这样才能够让整个的文章整个的古文儿你才能看懂。看懂才是关键点,因为有的个别词句比较重要,它就是整个古文的中心。

2、一定要做翻译。

我们读完一首古诗,通过第一步对重点词句的解释。下一步就要把整个的全文来翻译。翻译完以后才能够对整个的文章进行一个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3、对作者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

因为每一个作者他所处的年代不一样,那么他所创造的古文儿背景也是不一样,那么背后的含义更是不一样。所以说,了解作者至关重要。

4、从赏析的角度来进行看待。

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欣赏的角度去鉴赏他,去分析它。掌握了这一个方法以后在古诗文阅读理解里面就会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提优训练:

1、阅读古诗,完成练习。(8分)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1分)

漪:___________腔:____________

(2)“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一个“_______”字,写出了日落西山,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的情形,可见诗人是怀着一颗童心来描写事物的。(2分)

(3)从第三、四两句诗中可以体会到牧童_________的特点,这一点可以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处看出来。(3分)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的活动。

B.诗人描写一个横坐在牛背上,信口吹笛子的牧童,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C.夕阳西下,孩童晚归,表现出诗人对孩子顽劣的气愤和对他不懂珍惜时间的劝诚。

D.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感觉。

2、古诗阅读。(6分)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第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戌边生活的。(2分)

(2)本诗最后一句用典,作者借汉喻唐表达了。(2分)

(3)本诗第三句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请简要概括。(2分)

3、古诗阅读。(5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①欲问边②,属国过居延③。征蓬④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⑤直,长河⑥落日圆。萧关逢候骑⑦,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单车:一辆车,表示这次出使随从不多。②问边:慰问边关守

军。③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④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⑤孤烟:指烽烟。⑥长河:指黄河。⑦候骑:负责侦察、通信的骑兵。

(1)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一首,从体裁上看是一首。(2分)

(2)请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1分)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3)诗中描写边塞风光,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

,。(2分)

4、读古诗,完成练习。(共6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白可留。

(1)这首诗的作者是朝诗人。(2分)

(2)这首诗中描写静态场景的诗句是;请你再找出一句

描写动态场景的诗句。(2分)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B.诗的第三联(须联)写出了人物的活动,有洗衣归来的女子和打鱼归来的

渔人。

C.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百草已经凋零,进入初秋萧条冷清的景象,

衬托出诗人低落的心情。

D.这首诗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

5、古诗阅读。(6分)

己亥杂诗

[清]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0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