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车辆起火原因鉴定技术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SFJDXXXX—2018

4

第一部分车辆起火物证鉴定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起火物证鉴定的检验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鉴定要求、综合分析与判断等。本标准适用于车辆起火物证鉴定。

其它类型车辆起火物证鉴定可参照执行。

2参考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对于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GB/T5332-2007可燃液体和气体引燃温度试验方法GB/T7298-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例

GB/T13464-2008物质热稳定性的热分析试验方法

GB16840.4-1997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法

GB/T18294.1-2014

火灾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紫外光谱法

GB/T18294.2-2010

火灾技术鉴定方法

第2部分:薄层色谱法

GB/T18294.3-2013

火灾技术鉴定方法

第3部分:气相色谱法

GB/T18294.4-2007

火灾技术鉴定方法

第4部分: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18294.5-2010

火灾技术鉴定方法

第5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19267.6-2008

刑事技术微量物证的理化检验第6部分: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法

GB/T19863-2005体视显微镜试验方法

GB/T20162-2006火灾技术鉴定物证提取方法

GB/T24572.4-2009火灾现场易燃液体残留物实验室提取方法第4部分:固相微萃取法GB/T26533-2011俄歇电子能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27905.2-2011火灾物证痕迹检查方法第2部分:普通平板玻璃GA/T812-2008火灾原因调查指南

GA839-2009火灾现场勘验规则

3术语及定义

3.1火烧车

指非显而易见的人为因素引发,而是由于某种潜在的隐患或质量问题造成的,车辆突然自燃起火导致的事故。

3.2过载

指负荷过大,超过了电路本身的额定负载,产生的现象是电流过大,用电设备及电路发热。

3.3短路

T/SFJDXXXX—2018

5

指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

3.4短路电流

指不接电器时的电流,相当于直接用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时的电流。

3.5熔痕

指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形成的圆状凹坑状瘤状尖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及全熔痕迹。

3.6熔珠

指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作用下在导线的端部中部或落地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痕迹。

3.7一次短路熔痕

指铜铝导线因自身故障于火灾发生之前形成的短路熔化痕迹。

3.8二次短路熔痕

指铜铝导线带电时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致绝缘层失效发生短路后残留的痕迹。

3.9短路熔珠内部空洞

指因短路在导线端部形成熔珠的其内部均有空洞,空洞内表面具有形成短路当时环境条件特征。

3.10火场残留炭化物

指火场中易燃液体或有机物燃烧后残留的炭灰或附着于玻璃、建筑物件和爆炸飞溅物等固体表面的残留烟尘。

4检验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

鉴定所需的检验仪器设备和辅助工具包括(不限于此):

a)相机或摄像机;

b)拆解工具与设备;

c)取样袋及取样工具与设备;

d)橡胶手套;

e)体式显微镜f)电子能谱仪;g)紫外光谱仪;

5鉴定要求

5.1鉴定前准备工作

5.1.1鉴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相关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授权批准后方能上岗工作。

T/SFJDXXXX—2018

6

5.1.2鉴定人员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a)熟悉与委托事项相关的材料和委托要求;

b)了解待鉴定车辆起火部位的线路、电流、电路等;

d)收集有关资料,例如相关的技术标准,车辆的检验记录、行车行程记录等等。

e)制定相应的鉴定方案或鉴定计划,包括各项鉴定委托事项和鉴定要求的鉴定实施要点,鉴定人员的业务分工及责任;

f)根据鉴定项目的鉴定要求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工具及用品,包括:拆解、切割工具、取样工具,以及所需要使用的计量器具、仪器设备;

g)仪器设备及计量器具应经校准或检定,确保其量值准确可靠,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h)准备好相应的记录表式和记录用品(例如相机、摄像机等)。

5.2现场工作

5.2.1鉴定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应遵守现场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与规定。

5.2.2现场工作时,应认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5.2.3起火部位在发动机舱内时应重点勘验的部位、起火部位在驾驶室内时应重点勘验的部位、起火部位在后备箱内时应重点勘验的部位、起火部位在底盘部

文档评论(0)

法律咨询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咨询服务,专业法律知识解答和服务。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2706605500003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14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中级金融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