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
PAGE18
现代政府治理环境下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研究
目录
TOC\o1-3\h\u29773摘要 1
2638引言 2
30123一、相关概念概述 2
10467(一)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概念及内容 2
30465(二)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原则 3
159431.确保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3
227272.各级行政部门在工作中要严格执法 3
268193.领导部门要做到以身作则 3
18699(三)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对现代政府治理的影响 4
111181.行政管理法制化是行政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前提 4
78752.行政管理法制化是行政管理高效性的重要前提 4
18617二、现代政府治理环境下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不足 4
1190(一)在其位者不做其事 4
4705(二)对民事活动违法干预 5
6105(三)纵容犯罪,加剧官民矛盾 5
25069三、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的优化措施 5
238(一)建立健全政府体制 5
17954(二)全面普及法制教育,树立法制意识 6
527(三)加强行政管理缺失行为惩罚力度 6
5397(四)全面监督权力运作机制 7
2892结束语 8
20414致谢 9
11861参考文献 10
PAGE
PAGE18
摘要
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建立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体系。在我国政府行政中,只有加强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的建设。目前,我国行政管理法制化还存在着行政管理方法落后、行政程序繁琐等诸多不足。这些不足对提高行政效率、推进行政管理法制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完善行政管理模式,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稳步推进行政管理法制化。
关键词:现代政府;政府治理;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
引言
行政管理法律化规范作为现代国家法律和行政制度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正确制定国家行政法的相关规范,而且包括行政法相关规范的正确实施。正确实施和加强规范建设,不仅有利于有效改变加强政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建设的诸多不足,也有利于逐步有效地推进政务管理法制化规范建设。确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下一代健康高效发展,本文主要对现代人民政府法治环境下加强政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相关概念概述
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概念及内容
行政管理法制化,就是通过法律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各个环节进行调节和规范,将行政管理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步骤和程序法律化,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我国行政管理的法制化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行政法治意识的培养。法治意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法律至上意识;(2)服务意识;(3)责任意识。
2.行政管理组织的法制化。包括:(1)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法制化;(2)行政组织外部管理的法制化。
3.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实现行政管理职权的法制化,必须从立法、执法及监督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范:(1)职权立法;(2)执行管理;(3)行政监督。
4.行政管理程序的法制化。行政管理程序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行政管理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管理程序是行政组织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管理活动,以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组织实施某种法定行为时所遵循的程序,是行政管理活动中最主要的程序;(2)行政组织程序是行政组织自身实现组织、管理、协调等内部机能的程序,是为保障行政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不可缺少的;(3)行政诉讼程序则是作为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程序,在行政管理活动引起相对一方的异议,而由司法机关介入予以处理的程序,是对行政活动本身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预防和消除程序。
行政管理法制化建设的原则
确保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在司法行政机关执法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由各级行政司法机关行政部门统一管理的执法行政部门要求真务实,以对执法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反映为执法管理的主要依据,以修订相关行政法规为执法标准的实施主体。在正确判断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实际执法管理行为时,应尽量不关注某一人或某一人的个体主观性和个体理想性的判断状态,但以一些人的主观法律意识状态作为执法判断的主要基准,才能准确地发现一些人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按照法律法规规范人民群众的实际执法管理行为,实现相互协调,单个大型政府机关的实际执法和管理行为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实际执法需要之间的和谐统一。而如果政府机关的法律规范被一些个人或者小群体的意识所取代,将会导致社会秩序变得紊乱,进一步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研究.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村振兴视域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以安康市为例.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儿童福利体系研究.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镇基层村民自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思考.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镇政府养老机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现状及提升路径.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危机公关策略.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媒体时代下政府网络舆情管理问题探讨.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农村背景下的公共管理问题与优化路径.doc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新时代部队后勤信息化建设路径研究.doc
- 加气站安全例会制度范本(4篇).docx
- Q690高强钢焊接材料的选择及其应用.pdf
- 解决方案单元-应付帐款主题服务本练习后您能够b1 tbsol.pdf
- 学院级普通化学二次测验.pdf
- 三节存储器容量扩展及应用.pdf
- 您好感谢您此模板mg help.pdf
- 综合天空望远镜sky amp telescope.pdf
- 4583 rivastigmine tartrate capsules4581-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pdf
- improvement of requirement elicitation process through通过以下方式改进需求过程.pdf
- aps材料机械课程结预选学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