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标记免疫检测技术与经典免疫检测技术;罗莎琳·萨斯曼·耶洛
RosalynSussmanYalow
医学物理学家、放射免疫学家
1921—2011;标记免疫检测技术核心内容;第一节;掌握;PART
ONE;主要内容;第一节示踪物的种类及特性;二、荧光物质
荧光物质指一类可以接收光能发生能级跃迁,并在从激发态回复为基态时以发射光子释放能量的物质。;(一)荧光素
荧光素是指具有共轭双键的小分子化合物,可接收紫外光或蓝紫光的能量发生能级跃迁,并在从激发态回复为基态时发出荧光。
荧光素主要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四乙基罗丹明(RB200)和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等。;(二)稀土离子
镧系元素属于三价稀土离子,包括铕(Eu3+)、钐(Sm3+)、铽(Tb3+)、镝(Dy3+)等,Eu3+是标记抗原抗体应用最广的稀土元素。
游离的稀土离子在溶液中不稳定,且不易标记,因此常用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等螯合剂制备成稳定的镧系元素-螯合物。;通常用酸将镧系元素从标记用的螯合物上解离下来,再加入β-NTA或PTA等形成荧光强度更高的螯合物进行检测。;(三)荧光蛋白
荧光蛋白是一类在特定波长的光激发下可发射荧光的蛋白质。
在免疫检测中常的有藻红蛋白(PE)和多甲藻叶绿素蛋白(PerCP)等。;其所产生的发射光强度一般较为弱,常采用光电倍增管进行检测。;吖啶酯发光反应;三联吡啶钌发光反应;四、酶及其常用底物
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LP)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
通过催化各自的底物产生可检测信号,进行定性、定量或定位分析。;(一)辣根过氧化物酶及其常用底物;(二)碱性磷酸酶及其常用底物;HRP催化鲁米诺发光;(三)β-半乳糖苷酶及其常用底物;五、纳米颗粒
纳米颗粒是指人工制造的,直径在纳米量级的微型颗粒。
作为示踪物的纳米颗粒主要分为两类:
具有颜色的纳米颗粒:胶体金、彩色乳胶颗粒等。
荧光纳米颗粒:量子点(quantumdots,QDs)、镧系元素掺杂的纳米颗粒等。
纳米颗粒常用于免疫层析检测技术,通过免疫反应在特定区域聚集并与邻近区域形成明显反差,可通过肉眼观察(具有颜色的纳米颗粒)或荧光读取装置(荧光???米颗粒)对结果进行判读。;胶体金;量子点;PART
TWO;主要内容;第二节示踪物与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制备;(一)伯氨基
与伯氨基直接反应的官能团:;需活化后与伯氨基反应的官能团:;5.糖(残)基
其邻二羟基可在过碘酸盐(IO4?)的氧化下成为醛基,再通过醛基与伯氨基发生Schiff碱反应,并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二)巯基;二、示踪物与抗原抗体交联的基本方法
不同类型示踪物的性质及其制备方式的不同,其与抗原抗体进行交联反应的方式也存在不同,主要从以下几类进行介绍:
(一)放射性核素
(二)小分子化合物
(三)蛋白类示踪物
(四)纳米颗粒; ;(二)小分子化合物
包括荧光素、镧系元素螯合物、发光小分子等,其在合成时就可以考虑到后续的交联反应,一般会同时合成有交联活性的基团,如异硫氰酸酯、乙烯基砜或NHS酯等,可直接进行标记。
标记简单,先将抗原或抗体在标记缓冲液中稀释成合适浓度,再加入示踪物溶液混匀后反应一段时间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荧光性质或发光性质的小分子物质易发生光漂白或光分解,因此在标记时应避光反应。; ;HRP常用改良过碘酸钠法标记。HRP表面具有糖链,且表面氨基较少,是少有的可以采用过碘酸盐活化糖基进行标记的蛋白类示踪物。
HRP上的糖基被过碘酸钠氧化成醛基后,与抗原抗体上的伯氨基在碱性条件结合形成Schiff碱,再经硼氢化钠还原后形成稳定的共价标记物。
为了降低HRP在活化过程中的自交联情况,其过碘酸盐氧化常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以维持HRP赖氨酸残基侧链上ε-氨基的质子化。活化后,迅速调节其溶液pH到碱性,再加入到碱性pH的抗原抗体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大部分蛋白类示踪物可用戊二醛交联法标记抗原抗体。戊二醛交联法可分为一步法和两步法。
一步法是将蛋白示踪物、抗原(抗体)和戊二醛混在一起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此法操作简单,但易发生蛋白示踪物自交联和抗原(抗体)自交联,标记效率低。
两步法是先将蛋白示踪物与过量的戊二醛反应,去除过量的游离戊二醛后,再加入抗原或抗体,形成蛋白示踪物-戊二醛-抗原(抗体)结合。两步法可以有效避免自交联的广泛发生,标记效率显著提高。;Sulfo-SMCC是一种常用的异型双功能交联剂,其分子中的琥珀酰亚胺酯可与伯氨基反应,马来酰亚胺可与巯基反应。
分子中的磺酸基(Sulfo—)主要是为了增加其可溶性。
一般而言,为了避免自交联和提高标记效率,Sulfo—SMCC先与需要标记氨基的蛋白反应,去除游离的Su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零二四年度家族企业股权分割与传承协议范本.docx VIP
- 海尔集团岗管理手册.doc VIP
- 中医治疗脊椎病.pdf
- 空调加雪种培训.pptx
- 海尔集团员工关系管理手册.doc VIP
- 一类、二类医疗器械及其零部件、三类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新建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docx VIP
- 2024年中国智能手表行业研究报告-智能手表-健康生活的亿万级赛道(摘要版).pdf VIP
- 山东省济宁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T33469-2016耕地质量等级.docx VIP
- 《中等职业学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布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