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08年某外贸企业从摩托车厂购进摩托车500辆,直接报关离境出口.摩托车出厂价每辆5000元,离岸价每辆720美元(汇率1:7)。假设出口关税税率为5%,请计算这批摩托车应交出口关税税额是多少。(先计算出口关税完税价格,再计算应纳税额)2007年某企业从韩国进口货物一批,货价850000元,运费20000元,保险费按货价加运费的比例决定(0.3%),其他杂费8000元,请计算该企业进口这批货物应纳多少税额。(关税税率100%,消费税税率40%,增值税税率为17%)。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第一节概述概念新企业所得税的由来及发展趋势两税合并的原因、内容及影响新企业所得税与旧企业所得税的比较我国企业所得税的未来发展趋势特点与作用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企业所得(不同性质及不同来源)独资与合伙企业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的判定应税所得来源地判定原则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注册所在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并用215税率法定基本税率---25%减半税率----12.5%4过渡期税率-----18%、20%、22%、24%3特殊税率-----20%和15%6非居民企业-----10%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原则----权责发生制收入总额的确定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可扣除项目的范围及标准不可扣除项目资产的税务处理固定资产2.无形资产3.长期待摊费用4.对外投资资产5.存货6.生物资产第四节关联企业转让定价及其纳税调整关联企业的界定关联企业之间关联业务的税务处理纳税调整方法第五节税收抵免境内税收抵免境外税收抵免(境外所得税抵免限额的计算公式)第六节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税收缴纳和征管应纳税额计算税款的缴纳、征收、管理第七节税收优惠规定企业所得税计算举例某居民企业2008经营业务如下:取得销售收入2500万元;销售成本1100万元;销售费用670万元(其中广告费450万元);管理费用48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15万元);财务费用60万元;销售税金160万元(含增值税120万元);营业外收入70万元,营业外支出50万(含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向贫困地区捐款30万;支付税收滞纳金6万元);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总额150万,拨缴职工工会经费3万元,支出职工福利费和教育经费29万;要求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实际应纳所得税额。某工业企业为居民企业,假定2008年经营业务如下:产品销售收入为56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400万元;其它业务收入80万;其它业务成本66万元;固定资产出租收入6万元;非增值税销售税金及附加32.4万元;当期发生管理费用86万元,其中心技术研究开发费用30万;财务费用20万元;权益性投资收益34万元(已在投资方所在地按15%缴纳了所得税);营业外收入10万元,营业外支出25万(其中含公益性捐赠款18万元)。要求计算该企业2008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某企业2008年度境内应纳税所得额为100万元,适用税率25%。另外,该企业分别在A、B两国设有分支机构(我国与A、B两国已订立必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A国的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万元,A国税率20%;在B国的分支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为30万元,B国税率30%。假定该企业在A、B两国所得按我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按A、B两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一致。两个分支机构在A、B两国分别缴纳了10万元和9万元的企业所得税额。1要求:计算该企业汇总时在我国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2第七章个人所得税法第一节纳税义务人1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2住所标准;2。居住期限标准3居民纳税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征税范围4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2000年1月1日起,改征个人所得税)5第二节应税所得来源地的判定6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原则;二、来自中国境内所得的范围:7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工薪所得;二、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三、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和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12工薪所得----5-45%(9级超累税率);二、个体户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5-35%(5级超累税率)三、稿酬所得---14%四、劳务报酬所得---20%-30%-40%(3级超累税率)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和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及其他所得:20%)出租居民住房10%计征;居民存款利息所得税暂停征收)第一节税法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