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iii
新形势下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和谐关系重构对策
目录
TOC\o1-3\h\u15775摘要 1
23963一、引言 2
32235二、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基本内涵 2
6625(一)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提出的背景 2
5696(二)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发展历程 2
7057三、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存在的问题 3
6855(一)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思想认识存在误差 3
13400(二)政府职能转变进程及质量有待提高 4
5115(三)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干预行政色彩浓厚 4
23107(四)组织内部定位不准确,管理机制不健全 4
22853(五)资金来源严重匮乏,人才有待培养引进 5
8798(六)社会组织缺乏竞争机制,服务品质不高 5
422四、新形势下政府与社会组织间和谐关系重构对策 5
19778(一)走出社会组织定位误区,转变观念态度 5
8840(二)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5
23834(三)营造良好法制环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
5669(四)摆正自己与政府的位置,明确自身使命 6
10483(五)强化自我管理,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6
3628(六)社会以第三方的面目,依法监督 7
16200五、结束语 7
7307参考文献 8
PAGE
PAGEiii
摘要
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并利用好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还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因此,新的形势下,我们要从具体国情出发,寻找出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与社会组织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受“大政府、小社会”的刻板印象影响,我国政府一直处于公共事务主体的主导地位。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作为两大社会主体,构建和谐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政府和社会组织各自的定位,在构建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一方面,政府要积极推进改革,加快职能转变,与社会组织积极合作,构建和谐的二者关系;另一方面,社会组织需要加强自身建设,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政府;社会组织;和谐关系;构建对策
引言
社会组织是指“旨在促进社会和公共利益,不具有行政权力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第一,社会组织不是政府机构,没有行使行政职能的权力;第二,社会组织不同于营利部门。他们有追求利润的动机,但他们不是基于理性人假设促进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是以服务公众为目标;最后,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政府组织和营利部门无法或不愿实现帕累托效率的领域。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基本内涵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提出的背景
中国的民间组织不是新中国成立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民间社团和民间公益活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原型”。由于“大政府、小社会”模式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组织一直被政府部门主导,未能获得自由开放的发展环境。“对于中国的社会组织来说,政治合法性是国家承认它们的首要条件,但它们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受制于这一前提,还受制于法律和社会行政机制的约束。”。中国的社会组织一直被视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其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社会广大群众的承认。然而,一方面,随着当今社会公共需求的多样化,也要求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重视构建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和谐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发展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识之士围绕反帝反封建两大历史任务,建立了各种协会。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历史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复杂而不规范的社团也成为社会稳定的隐患。基于规范民间组织发展的目的,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针对民间组织管理规范的法律,即修改后的《社团组织规划》。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布了《社会组织登记暂行办法》,初步形成了新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管理体制。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一直处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社会组织不仅受到当时社会形势和法律法规的制约,而且受到政府社会管理体制的制约,几乎没有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因此,当时中国的社会组织只是为了满足党和政府发挥政治职能的需要而产生的。他们被认为是第二届具有强烈官方性质的政府。事实上,它们只是政府对社会的延伸。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民间社会组织的数量急剧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浅论Y公司绩效考核问题与对策.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A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治理创新研究.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国有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对社会救助的参与.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治理转型.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大庆市大同区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论国有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对策.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大庆市龙凤区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研究.docx
- 行政管理专科毕业论文完整范文-电力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