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
泰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泰州,古称海陵,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她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苏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文化名城。在这片沃土上,孕育了泰州中学这样一所享誉全国的名校。泰州中学始建于1905年,历经百年沧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2)请根据下面的提示,用恰当的语句概括材料内容。
①泰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北翼;
②泰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
③泰州是江苏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④泰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文化名城。
(3)下列关于泰州中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州中学位于泰州市,是江苏省的一所名校;
B.泰州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C.泰州中学始建于20世纪初期,是泰州市的重要教育资源;
D.泰州中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江苏省的示范性高中。
(4)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泰州中学的历史地位。
(5)下列关于泰州中学的成就,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A.泰州中学培养了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
B.泰州中学在全国高中教育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C.泰州中学的毕业生遍布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学;
D.泰州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泰州,一座古城的变迁》
泰州,这座坐落在长江下游北岸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无数的目光。岁月流转,泰州这座城市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变迁,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2)泰州的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我国现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之一。它见证了泰州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江南名城的过程。古城墙内,古老的街巷、古朴的民居、青砖灰瓦的商铺,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3)在泰州,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泰州博物馆、泰州学宫、泰州古城墙等。这些景点不仅展示了泰州的历史文化,也成为了游客了解泰州的重要窗口。如今,泰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讲述着这座古城的传奇故事。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共50分)
(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通过对大江、黄云、白波、船行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情怀。诗中“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两句,以雄浑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壮美,令人叹为观止。诗末“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寓意着诗人的人生历程,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
(2)《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四句,通过对月光、地上霜、明月、故乡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3)《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句,通过对原上草的生长变化、野火、春风等自然现象的描绘,寓意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诗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对友情的深刻感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元气森林的商业模式.docx VIP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pptx VIP
-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清单.doc
- 2024年民主生活会“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问题起草指南、实例和素材.docx VIP
- CNAS-CL02-A001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要求.pdf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2025年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docx VIP
- 谈基层连队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VIP
- 儿科学(第四版)课件 第13章第二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