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6从地平面到脚手架
------分式的运算
阅读与思考
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四则运算、简单的分式方程等.
分式的运算与分数的运算类似,是以整式的变形、因式分解及计算为工具,以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和约分为基础.分式的加减运算是分式运算的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恰当地通分,通分通常有以下策略与技巧:
1.分步通分,步步为营;
2.分组通分,化整为零;
3.减轻负担,先约分再通分;
4.拆项相消后通分;
5.恰当换元后通分,
学习分式时.应注意:
(1)分式与分数的类比.整数可以看做是分数的特殊情形,但整式却不能看做是分式的特殊情形;
(2)整式与分式的区别需要讨论字母的取值范围,这是分式区别于整式的关键所在.
分式问题比起整式问题,增加了几个难点;
(1)从“平房”到“楼房”,在“脚手架”上活动;
(2)分式的运算中多了通分和约分这两道技术性很强的工序;
(3)需要考虑字母的取值范围,
例题与求解
【例1】=_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杭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就不为0.
【例2】已知,以,,则的值为().
A.1B.C.2D.
(太原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不宜直接通分,运用已知条件,对分母分解因式,分解后再通分.
【例3】计算:
(1)
(武汉市竞赛试题)
(2)
(天津市竞赛试题)
(3)
(赣州市竞赛试题)
(4)
(漳州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于各个分式复杂,因此,必须仔细观察各式中分母的特点,恰当运用通分的相关策略与技巧;对于(4),注意到题中各式是关于或的代数式,考虑设,,则,通过换元可降低问题的难度.
当一个数学问题不能或不便于从整体上加以解决时,我们可以从局部入手将原题分解。这便是解题的分解策略.解绝对值问题时用的分类、分段讨论;解分式问题时用的分步分组通分、因式分解的分组分解法以及裂项求值等都是分解策略的具体运用.
【例4】求最大的正整数,使得能被+10整除.
(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运用长除法或把两个整式整除的问题转化为一个分式的问题加以解决.
类似于分数,当一个分式的分子的次数高于或等于分母的次数,那么就可以将分式化为整数部分与分式部分的和,分式的这种变形称为拆分变形,是拆项变形的一种.
【例5】已知,,,求的值.
(太原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设法求出的值.
【例6】(1)设,,均为非零实数,并且,,,则等于多少?(北京市竞赛试题)
(2)计算:
(上海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对于(1),通过变换题中等式,即可列出方程组,解得,,的值;对于(2),仔细观察,即可发现其中规律.
A级
1.要使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代数式的值为整数的全体自然数的和是________.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3.已知为整数,且为整数,则所有符合条件的值的和为________.
(“希望杯”邀请赛试题)
4.若,则=________.
(“祖冲之杯”邀请赛试题)
5.关于分式,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分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B.分式的分母、分子同乘以(或除以)2+3,分式的值不变
C.当时.分式的值为
D.分式的最小值为零
(重庆市竞赛试题)
6.已知分式的值为零,则的值为( ).
A.±1B.-lC.8D.-l或8
(江苏省竞赛试题)
7.若取整数,则使分式的值为整数的值有().
A.3个B.4个C.6个D.8个
(江苏省竞赛试题)
8.若对于±3以外的一切数均成立,则的值是().
A.8B.-8C.16D.-16
9.计算:
(1);
(2);
(3);
(4)
(5)
10.当分别取,,…,,1,2,…,2006,2007,时.求出代数式的值,将所得结果相加求其和.
(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
已知,求证:
(波兰奥林匹克试题)
已知,则的值.
(北京市竞赛试题)
B级
1.如果使分式有意义的一切的值,都使这个分式的值是一个定值,那么,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2.已知,其中A,B,C为常数,则B=__________.
(“五羊杯”竞赛试题)
3.设正整数,满足且,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1整式的乘除.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1整式的乘除.pdf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2乘法公式.pdf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3 和差化积——因式分解的方法(1).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3和差化积——因式分解的方法(1).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4 和差化积——因式分解的方法(2).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5 和差化积.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5和差化积.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6从地平面到脚手架——分式的运算.docx
- 初中数学自主招生难度讲义-8年级专题06从地平面到脚手架——分式的运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