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NUMPAGES1
2022北京初三一模语文汇编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22·北京西城·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保护地方方言,有利于传承地方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去年,河北开展了关于方言的调查。数据显示,。河北方言的现状不容乐观。地方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一旦失传,地方文化也很可能走向消亡。例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唐山皮影戏,道白唱词都用方言,倘若听得懂唐山方言的观众越来越少,唐山皮影戏就失去了生存的语言土壤,记录在皮影戏中的当地历史和风俗民情也将随之消亡。
图1
我国的方言浩如烟海,历史悠久,充满魅力。有调查数据显示,汉语方言有129种,世界上的语言正在以每两周一种的速度消亡,我国的多种方言也面临着生死危机。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政府非常重视,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播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积极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设立方言剧种精品工程专项资金等。这些举措对保护方言起到了积极作用。
【材料二】
方言在塑造人物形象、还原真实生活、产生喜剧效果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所以它一直是传统媒体的宠儿。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张北京讲的地道北京话与这个市井气十足又乐观善良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形象相得益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粤语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由于贴近百姓生活,自2000年开播以来就受到观众追捧,到2021年这部剧已经播出了四千多集。春晚舞台上幽默风趣的方言小品和相声也一直深受广大观众欢迎。近年来,新的媒体平台也为方言的保护做出了贡献。《大田后生仔》《西安人的歌》等方言歌曲在短视频和音乐平台上的流传,使更多的年轻人对方言产生了兴趣,也掀起了年轻人学习方言歌曲的热潮。可见,媒体平台的传播对方言的保护功不可没。
【材料三】
当前,几乎所有新科技产品都搭载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出于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保护方言的双重使命,多个科技企业启动了“方言保护计划”,通过高新科技助力保护方言。
“方言保护计划”先要建立以手机APP及智能音箱为终端、以语音交互为采样方法的全国动态方言数据信息网,并设立动态方言库。这种方式用智能语音技术邀请全民参与共建“中国方言库”,为后人留存珍贵的方言语音数据。多年来,因采集人员和仪器数量有限,方言语音数据的采集速度赶不上方言消亡的速度,有了新科技的支持,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获得海量的方言语音数据,这对于“中国方言库”的建设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在语音大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再对各种方言进行高效归类整理。利用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实现方言的留存和整理,也为传承和发扬方言文化提供了更多可能。科技公司提供方言识别、合成等技术,让更多合作伙伴开发出各种方言智能语音产品,让方言向更多的文化领域延伸。
1.根据图1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画线句用数据具体说明了我国方言浩如烟海、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特点。
B.材料二画线句用了两个“也”字,是为了表明春晚舞台和新媒体平台是并列关系。
C.材料三画线句用“几乎”一词说明绝大多数新科技产品都搭载了智能语音交互系统。
D.材料三中“方言保护计划”实施步骤依次为:采集语音数据,开发产品,归类整理。
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方言的保护需要①____、②____和③____。
(每空限8个字以内)
(2022·北京海淀·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3月,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结束。这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冬季季风主导的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历届冬奥会气象保障的经验和方案都无法复制。为了提供更加精准的气象预报,我国气象部门在奥运赛区建成“地、空、天”立体监测网,实现了“百米级、分钟级”的天气预报能力,保障了冬奥会的顺利完成,这表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正向更高水平发展。
气象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10920个国家级地面观测站,构成了陆地平均29公里空间分辨率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网,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实现了秒级数据连续探测,2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行,7颗风云气象卫星在轨运行……这些都对天气、气候监测和预报起到支撑作用,综合气象观测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将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气象预报准确率稳步提升。2021年,24小时暴雨预警准确率达到90%,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40分钟,台风路径预报24小时误差为77公里,稳居国际先进行列。2022年,中央气象台准确预报3月16日8时至3月17日8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教育、人力资源、IT、生活百科等知识分享,小学、初中、高中、专业水平等级及职业资格等各种考试真题、模拟试卷等学习资料的分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