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肺的弹性阻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肺泡内气-液界面的表面力:2/3胸廓的弹性阻力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形成①在平静呼气或深呼气时,胸廓缩小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②在平静吸气或深吸气时,胸廓扩大时(肺容量>6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③在平静吸气末,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67%),胸廓无变形,不表现有弹性回缩力;惯性阻力:是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惯性所产生的阻止肺通气的力。粘滞阻力:来自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所发生的摩擦。气道阻力:来自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之间以及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这是非弹性阻力的主要成分,约占80%~90%。非弹性阻力12三、肺通气功能的评价潮气量: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补吸气量: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补呼气量: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余气量: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一)肺容积和肺容量是反映进出肺气体量的指标肺容积肺内容纳气体的体积深呼吸量:平静吸气末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是潮气量和补吸气量之和。功能余气量: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是补呼气量和余气量之和。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再作尽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气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肺总容量:肺所容纳的最大气体量,是肺活量与余气量之和。肺容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机体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肺通气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分别反映肺通气的程度和效率机体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也就是能与血液发生气体交换的有效气体量。01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02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03肺泡通气量平静呼吸肺每分通气量500ml×16=8L肺泡通气量(500ml-150ml)×16=5.6L浅而快的呼吸肺每分通气量250ml×32=8L肺泡通气量(250ml-150ml)×32=3.2L深而慢的呼吸肺每分通气量1000ml×8=8L肺泡通气量(1000ml-150ml)×8=6.8L成因: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肺回缩力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胸内压=0-肺回缩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肺内压(大气压)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肺换气是指肺泡气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组织换气是指当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时,发生在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动力:膜两侧的气体分压差。速率:=扩散速率(D)D∝ΔP·T·A·Sd·√MW气体的扩散气体分子总是不停地进行无定向的运动,当不同区域存在分压差时,气体分子将从分压高处向分压低处发生净转移,这一过程称为…顺着气体分压差扩散,肺泡气中的O2透过呼吸膜扩散进入毛细血管内,而血中的CO2透过呼吸膜扩散进入肺泡内。O2与CO2的扩散极为迅速,当血液流经肺毛细血管全长约1/3时,已基本完成气体交换。肺换气概念: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和每分钟肺血流量(Q)之间的比值。正常情况下,VA/Q=4.2/5=0.84①呼吸膜的厚度反比②呼吸膜的面积正比③通气/血流比值(VA/Q比值)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几点说明:VA/Q↑or↓→换气效率↓→缺O2和CO2潴留的症状;但以缺O2为主,原因:①∵A-V血间PO2>PCO2∴功能性A-V短路时,A血PO2↓的程度>V血PCO2↑;②∵CO2的扩散系数是O2的20倍,CO2的扩散速>O2,∴不易出现CO2潴留的症状;③∵A血PO2↓和PCO2↑时,可刺激呼吸,增加肺泡通气量,有助于CO2的排出,而几乎无助于O2的摄取(O2和CO2解离曲线的特点所决定的)。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运输气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溶解方式,另一种是化学结合形式。以物理溶解方式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量。虽然很少,但很重要。肺泡O2溶解O2化学结合O2溶解O2O2CO2溶解CO2化学结合CO2溶解CO2CO2组织一、氧的运输物理溶解形式的运输:仅占1.5%Fe2+化学结合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