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梁彎曲時的位移1.梁的撓曲線:梁軸線變形後所形成的光滑連續的曲線。第一節概述梁彎曲時的位移B1Fxqqvyx2.梁位移的度量:②撓度:梁橫截面形心的豎向位移v,向下的撓度為正①轉角:梁橫截面繞中性軸轉動的角度q,順時針轉動為正③撓曲線方程:撓度作為軸線座標的函數—v=f(x)④轉角方程(小變形下):轉角與撓度的關係—3.計算位移的目的:剛度校核、解超靜定梁、適當施工措施一、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1.力學關係:2.幾何關係:3.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梁彎曲時的位移第二節梁的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積分yxyx二、積分法求梁的撓曲線2.支承條件與連續條件:1.式中C1、C2為積分常數,由梁邊界、連續條件確定。1)支承條件:2)連續條件:撓曲線是光滑連續唯一的梁彎曲時的位移lFABqmaxfmax解:建立坐標系如圖x處彎矩方程為:梁彎曲時的位移例一圖示B端作用集中力P的懸臂梁,求其撓曲線方程。yxFx例二求圖示梁受集中力F作用時的撓曲線方程。FabClABFAFB解:1、求支反力梁彎曲時的位移幾個荷載共同作用下梁任意橫截面上的位移,等於每個荷載單獨作用時該截面的位移的疊加。第三節疊加法求梁的位移梁彎曲時的位移例三如圖所示懸臂梁,其抗彎剛度EI為常數,求B點轉角和撓度。FqvBqvCqqBFvBPFq1.在F作用下:2.在q作用下:3.在F和q共同作用下:一、梁的剛度校核除滿足強度條件外,梁的位移也需加以控制,從而保證其正常工作。在土建工程中,通常對梁的撓度加以控制,例如:梁的剛度條件為:通常情況下,強度條件滿足,剛度條件一般也滿足。但是,當位移限制很嚴,或按強度條件所選截面過於單薄時,剛度條件也起控制作用。第四節梁的剛度校核提高梁的剛度措施梁彎曲時的位移例四一簡支梁受載如圖示,已知許用應力[σ]=160MPa,許用撓度[δ]=l/500,彈性模量E=200GPa,試選擇工字鋼型號。解:1、作出梁的彎矩圖2、根據彎曲正應力強度條件,要求3、梁的剛度條件為:由此得由型鋼表中查得,NO.22a工字鋼的抗彎截面係數Wz=3.09xl0-4m3,慣性矩Iz=3.40x10-5m4,可見.選擇NO.22a工字鋼作梁將同時滿足強度和剛度要求。梁彎曲時的變形F=35kN2mAB2ml=4mM二、提高梁的剛度措施2.調整跨長和改變結構;縮短跨長:如將簡支梁改為外伸梁;或增加支座等。1.增大梁的抗彎剛度EI;主要增大I值,在截面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採用適當形狀,儘量使面積分佈在距中性軸較遠的地方。例如:工字形、箱形等。梁彎曲時的變形qlABqlABq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耐药机制研究”资料汇编.docx VIP
- 驾驶员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教育.docx VIP
- 2024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多省联考《申论》题(河北C卷).docx VIP
- 2024年柔性直流输电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到十年行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数学试题.pdf VIP
- NB∕T 10278-2019 浅层地热能监测系统技术规范.pdf
- 2024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 第一部分人与自我(一)丰富、充实、积极向上的生活 .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精讲课件 第1-5章.pptx
- 二元一次方程组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100道.docx
- 消费心理学 第2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