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18.18
295%
3就业就业
4可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行为是B
A.内部行政行为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D.国家行为
52023全国)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地区之一。本地的“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本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C
A.选举权利
B.集会权利
C.民主监督权
D.行政申诉权
6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行2023来,全国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行政案件近上百万件,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特别是近年来,“民告官”出现逐步激增的现象,且原告胜诉率不断提高(30%左右)。据此回答。
行政案件的类型几乎覆盖所有的行政管理领域,且原告胜诉率较高。由此可见D
①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②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法行政
③国家要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
④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7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B。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认之否认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8构成行政法律关系的双方中,有一方必须是B。
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
9对于司法而言,“胜负皆服’’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公正则是实现“胜负皆服的灵丹妙药。司法公正,赢了官司的固然“心服口服”,输了官司的照样“不得不服”;司法不公,输了官司的难以服判,赢了官司的也未必真心信服。据此回答。
上述材料表白C。
A.司法权威是法治权威的核心
B.法治是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切实保障
C.司法公正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基础
D.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10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解决意见的活动是收文解决中的B
A.拟办B.批办
C.承办D.查办
11在推动信息化的过程中,我国将大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B
A.替代现代化的第一战略选择
B.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C.推动现代化的配套措施
D.提高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导向
12废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说明B。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B.我们应积极发明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助于人们的方向发展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重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13人本管理管理的思想基础是人为人是(社会人)
14看不见的手出自(国富论)
15在行政决策组织体系中被称为“神经系统”的是A
A.信息系统B.中枢系统
C.控制系统D.研究征询系统
16一方面提出“民生”的是D革命派
17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提高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假如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导致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严禁使用该药物,而是规定在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回答29—30题
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结识,体现出结识C
①是一个永远不能达成真理的过程②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③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④是一个饱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药物的配伍禁忌问题启示我们A
A.应当在联系中结识事物的性质和作用
B.应当客观地结识事物在联系中的性质和作用
C.应当摒弃那种控制条件研究事物的方法
D.应当摒弃那种分门别类研究事物的方法
19.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规定,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这说明C
A.我国社会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
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重要矛盾的解决
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重要矛盾的具体体现
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20相称于和谐社会而言,我国的小康社会是指A
a经济上的目的
b生活上的目的
c整体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