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章青藏地区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教学内容】
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课程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地形气候等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3.能够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4.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理解“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
2.难点: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的图文资料,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三江之源》纪录片
学生对三江源的看法。
教师讲解引导:三江源地区是世界\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上高海拔\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西部大开发\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t///item/%E4%B8%89%E6%B1%9F%E6%BA%90/_blank遗传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神秘的三江源。
二、新课讲授
(一)位置范围
1.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指导学生阅读。
活动:自主探究学习——三江源的位置和范围
活动安排:阅读三江源的地形图,结合课本相关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学习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重要信息的归纳能力。)
提问:三江源是哪三江?请在地图上用红笔描出来,并标注名字和序号。观察三江源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说说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由学生完成并进行小结。
小结: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二)自然特征
1.地形地势
展示三江源地区地形地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
提问:观察三江源的地形图,分析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三江源地区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脉绵延、地势高耸。
2.河湖分布
(1)结合海拔地形等条件分析并描述三江源地区的河流湖泊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讲授:三江源区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雪山冰川广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2)观察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流域面积大小和发源山脉。
学生读图回答: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各拉丹冬雪山,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东北部;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
(3)读图分析思考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成为“中华水塔”?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
3.气候特征
(1)展示三江源地区的气候类型图,结合该地气候特征,小组合作谈论分析下列问题。
合作讨论:三江源地区降水丰富吗?这里为什么会成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根据情况进行小结。
小结:三江源地区的年降水量约为200mm—400mm,属于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降水量并不大。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2)湖泊的调节作用’
思考分析作为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沼泽是如何调蓄河流的。
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思考分析,教师讲授小结:雨季来临和冰雪融水丰盈时,湖泊和沼泽储蓄河水,起着消减洪峰的作用;冬春河流水量减少,湖泊和沼泽将存储的水补给河流,保持水量的相对稳定
【知识拓展】
三江源地区湖泊众多,湖泊是河流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鄂陵湖,位于青海省玛多县西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课件)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pptx
- 1.1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2课时)(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docx
- 1.2 复杂多变的关系(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1.2 十几减9(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2024).pptx
- 1.2.3 生物学中的常用工具(课件)六年级生物上册(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pptx
- 1.4 车来了(教学课件)-四年级科学下册(青岛版).pptx
-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1揭开情绪的面纱(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 2.2 谋求互利共赢(教学设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docx
- 2.2学会管理情绪(教学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 册(统编版2024).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