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HUAXIAYITAN蜷疆毽落
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十)
郑怀兴
第十讲戏外功夫
一
、博览群书,专攻一业
戏外功夫主要是读书。读书,并不仅仅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从书中可以学到许多立身处
世的道理。在回乡种田的岁月里,家中一贫如洗,我何以能有顽强的毅力坚持读书呢?就是因为我非常钦佩
颜回的好学精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因为孟子所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句名言在激励着我。因此身处困境而求知不倦,自强不息。如今商品大潮汹涌而来,
但并不影响我的读书心态。跟当年比起来,我读书的条件不知优裕了多少倍,已经拥有一个书房,近千册藏
书,不愁吃,不愁穿,物质上还奢求什么?一个人的精神充实比物质富有重要得多。“学然后而知不足”。年纪
大了,书读多了,更觉得学无止境,自己所知的,不过是书海中的一滴罢了。于是,除了写作之外,我就常常独
坐书房里,沏一壶清茶,读一本好书,与哲人对话,向先贤请教,偶有心得,便自乐欣欣!
我书读得很杂。我以为,在学识广博的基础上专攻一业,其业才能有大气象。我写的是戏曲,但戏曲剧本
并没有读多少,六十种曲还没有通读一遍。前些年偶然翻阅了无名氏的《鸣凤记》,为其第十四出《灯前修本》
的奇妙构思而拍案叫绝,觉得今后一定要挤出时间好好读一读六十种曲,但又几年多过去了,还是忙得很,
读不了,真遗憾!我过去喜欢的剧本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民间小戏,一类是外国戏剧。我觉得民间小戏有一
股清新的野趣,外国戏剧却能引起灵魂的震颤。读小说的兴趣比读剧本浓,对外国小说的喜爱也胜过中国小
说。文艺理论涉足很少,偶尔看看而已,以上所引的名句,不知以前在哪儿东一句、西一句地摘录下来,这次
拉起虎皮当大旗,装出一付饱学的样子,其实是唬人的,看家莫当真。对诗,则一般只喜欢中国古代的诗词
曲,尤其是元朝散曲、小令,但读读而已,背诵不了。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我浏览了一些,《四书》看过两遍,
《易经》也从头到尾啃过一遍。
刚开始看《易经》,如坠五里云雾里,十几天都只在第一页徘徊。读不进去,怎么办呢?后来先学卜卦,边
卜边读,慢慢就从头到尾读下去了。一年中,也替一些朋友卜了不少卦,他们都说我卜得灵验。但读罢《易
经》,我就坚决洗手不卜了。为什么呢?我以为天生各人各有所用,我今生的命运安排,大概就是写戏,卜卦自
有别人,我不能越俎代庖。因为我卜卦,悟性差,都是按朱子所授之法慢慢卜,卜一卦得花很长时间,卦象摆
出来后,又只能照《易经》一字一句地解析,而有的人,文化水平比我低得多,卦却卜得很快,解得很神。从中
我悟到老天没有赋我通《易》卜卦的天份,不得勉强去闯,知个皮毛就行了。
但读《易经》也有好处,从中让我想起了一个文艺功能问题。国人爱把中华民族比作是一条巨龙,自称是
龙的传人。中华民族这条巨龙,一个多世纪以来睁眼看世界,被外面的繁荣强盛所震惊,为自己的落后贫困
而恐慌,就急于想腾飞,但一急就容易为眼前的利益所迷惑,饥不择食,往往闯祸。好的意愿却带来恶的后
果。可以说这条巨龙常常处于亢奋状态,“亢而为害”、“亢龙有悔”,古老的哲学早就这么告诫我们,如何教这
条巨龙少一点亢奋,多一点清醒,不要把江山乱折腾呢?只能花一些力气来牵制它。文艺或许应该具备这种
功能。但牵制巨龙腾飞,岂不是阻碍历史进步吗?不是推动,就是阻碍;不是革命,就是反动。我们民族的思
维方式变得如此简单,总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上去,而忘记了“承乃制,制则生”的古训,忘记了相
生相克的道理,只许相生,不许相克,如此违背自然规律,怎能不受自然的惩罚,历史的嘲弄?
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铷铯及其化合物,中国前8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调研数据.docx
-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pdf VIP
- 面瘫(面神经麻痹)中医临床路径.pdf
- 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诊疗指南-等级评审.pdf
- 众泰-T600-产品使用说明书-T600 2.0T 豪华型DCT-JNJ6460QT-T600车系使用手册20131201.pdf
- (2025新版本)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doc
- 自学考试专题: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复习题含答案.doc
-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考试复习题库资料及答案.pdf
- CRRT枸橼酸凝.ppt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标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