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8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x

8陈太丘与友期行 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二则

导入新课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走进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古文,让我们徜徉在古文的天地之间。共享学习古文的乐趣。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疏通文意令尊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同“否”丢下我走了。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委,舍弃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拉,牵引回头看离开(友人)才到。乃,才。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正午时分。

疏通文意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正中午时分。过了正午(朋友)仍然没到,陈太丘(便)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才七岁,正在大门外玩耍,朋友便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没有来,已经离开了。”这位朋友便发火骂道:“真不是人!和朋友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元方说道:“您和家父约定正午时分,到了正午您却不来,这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朋友听后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牵拉陈元方(道歉),元方进入大门不回头看。

感知课文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

感知课文4.“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由“怒”到“惭”,说明友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下车引之”说明友人想对元方表示友好,以示悔意。5.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诚信守礼

各抒己见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A:不失礼。友人失信又失礼,行事不端,态度恶劣;元方必须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是坚持原则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B: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礼,自己更应该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知识点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人时尊重对方,对外人称呼自己人时谦逊有礼。课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尊君在不君与家君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您(有礼貌地称呼对方)我的父亲(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敬辞恭敬华丽的词谦辞谦虚谨慎或带贬义的词对他人对自己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奉送奉还奉劝奉陪惠顾惠存惠赠赐教赐复对他人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贤弟贤侄对他人

1、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我一直惠存着。2、贤弟,家父、家母近来可好?3、那我就不吝赐教了。找一找错误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舍弟舍妹小弟小妹小儿小女愚兄愚见对自己

拙见拙著拙作敝人敝姓敝校鄙人鄙见“鄙人”侧重于鄙俗,见识短浅;“敝人”侧重于贬低自己的身份。对自己

中心思想本篇文言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了他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同时也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会丧失朋友,失去友谊。

拓展延伸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