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九师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2024—2025学年度山西省九师联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8000年前的浙江井头山遗址濒临古宁波湾,发现了中国沿海最早的贝丘遗址(文化层中包含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发现了先民捕鱼用的遗迹和工具,木构围栏、成排木桩,以及多支船桨、渔罩、渔网、成堆鱼骨等;还发现了栽培稻的痕迹。这可用以佐证当时A.宁波先民进入定居生活B.农耕成为主要经济形态C.良渚文化辐射范围广泛D.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2.《战国策》载:“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春秋时期的中山国(白狄鲜虞族在今河北建立的国家)的服饰习俗中既存在披发左衽(戎狄之服的总体特点),又出现了周人的深衣服饰。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男尊女卑观念流行B.民族交融有所加深C.周天子为天下大宗D.传统政治秩序瓦解3.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嬴政巡视齐地,在海滨的琅琊台刻石,提出了“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的口号,并提出齐地的“除末”政策,即将商人迁到蜀地等边远之地。秦始皇的这些举措A.促进了区域经济平衡B.意在维护封建统治基础C.成为秦朝灭亡的根源D.立足于百姓的基本利益4.下图所示为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的诏书。这表明汉武帝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政令教化不能贯彻下去),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受阻难达于天子)也。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议二

高一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

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

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

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8000年前的浙江井头山遗址濒临古宁波湾,发现了中国沿海最早的贝丘遗址(文化层中包含

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发现了先民捕鱼用的遗迹和工具,木构围栏、成排木桩,以及多支船桨、渔

罩、渔网、成堆鱼骨等;还发现了栽培稻的痕迹。这可用以佐证当时

A.宁波先民进入定居生活

B.农耕成为主要经济形态

C.良渚文化辐射范围广泛

D.中国即将进入阶级社会

2.《战国策》载:“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春秋时期的中山国(白狄鲜虞族在今河北建立的国家)的服饰习俗

中既存在披发左衽(戎狄之服的总体特点),又出现了周人的深衣服饰。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男尊女卑观念流行

B.民族交融有所加深

C.周天子为天下大宗

D.传统政治秩序瓦解

3.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嬴政巡视齐地,在海滨的琅琊台刻石,提出了“上(尚)农除末,黔首是

富”的口号,并提出齐地的“除末”政策,即将商人迁到蜀地等边远之地。秦始皇的这些举措

A.促进了区域经济平衡

B.意在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C.成为秦朝灭亡的根源

D.立足于百姓的基本利益

4.下图所示为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汉武帝的诏书。这表明汉武帝

朕深诏执事,兴廉举孝,庶几成风,绍休圣绪。……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政令教化不能

贯彻下去),而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受阻难达于天子)也。且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议二

千石不举者罪

A.厉行察举制

B.意图优化行政流程

C.完善郡县制

D.旨在传播儒家思想

【高一1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

A

5.唐中期以后,“封县多为藩镇所据,贡赋不人”。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农民纷纷逃亡。至唐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唐王朝治下的169个州的总户口已经不足200万。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国家财政危机凸显B.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统治

C.均田制进一步完善D.政府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6.与历代的徒附、部曲、佃客、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