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童日常保健内容李杰讲解.ppt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日常保健内容主讲人:李杰

儿童喂养和护理指导01儿童预防接种02疾病早期筛查03儿童早期发展04

01儿童喂养和护理指导

输入标题文字1、母乳喂养2、部分母乳喂养3、人工喂养4、婴儿食物转换婴儿喂养1、幼儿进食特点2、幼儿膳食安排及进食技能培养3、1-3岁幼儿喂养指南幼儿喂养

①孕母能分泌充足的乳汁;②哺乳时出现有效的射乳反射;③婴儿有力的吸吮。母乳喂养三个条件擦洗乳头牵拉乳头哺乳后挤出乳汁涂在乳头上乳头保健正确的母、婴喂哺姿势婴儿喂奶时的状态正确的喂哺技巧每日多次按需哺乳尽早开奶尽早开奶、按需哺乳婴儿喂养母乳喂养

转乳期食物转乳期食物(也称辅助食品)是除母乳或配方奶(动物乳)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尼状食物(半固体食物)(表1)。给婴儿引入食物的时间和过程应适合婴儿的接受能力,保正食物的结构、风味等能够被婴儿接受。婴儿食物转换

1-3岁幼儿喂养指南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2.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3.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4.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5.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6.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7.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8.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幼儿喂养

02儿童预防接种

输入标题文字预防接种概念根据免疫学原理和儿童免疫特点以及传染病疫情监测情况,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接种内容接种程序注意事项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进一步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等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计划免疫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正确掌握每种疫苗预防接种的方法、剂量、次数及间隔时间、禁忌证等

一类疫苗(vaccinesofclassI)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的规定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百白破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包括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A群和A+C多糖疫苗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二类疫苗(vaccinesofclass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其包括水痘减毒活疫苗、流感疫苗、流感嗜血杆菌b结合疫苗、麻腮风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甲肝灭活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脑A+C结合疫苗、肺炎疫苗等。疫苗的分类

①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左右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现象。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2.6~5cm为中等强度反应,大于5cm为强反应。有时可出现局部淋巴结肿痛,此时应对肿痛淋巴结进行热敷。局部反应一般可自行消退。②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接种疫苗后8~24小时体温在37.1~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等度反应,高于38.5℃为强反应。中等度以上反应很少。此外,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全身反应严重者可予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物等。③异常反应:一般少见,主要是晕厥及过敏反应等。晕厥多发生在空腹、精神过度紧张时接受接种者,此时应立即平卧,保持安静,可予饮入适量的温开水或糖水,一般不需要使用药物,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出现过敏反应时要积极处理,严重者可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经处理后在3~5分钟内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预防接种反应及处理

03疾病早期筛查

疾病早期筛查疾病早期筛查在新生儿群体中,用快速、简便、敏感的检验方法,对一些危害儿童生命、导致儿童体格及智能发育障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检的系统保健服务。概念1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策、法律、法规、伦理、健康教育、卫生行政管理、医疗服务等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2①采血时间及方法;②复筛与确诊;③质量控制;④治疗、随访及评估;有关事项3

04儿童早期发展

儿童早期发展概念自胎儿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后6岁,给予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包括家庭拥有良好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小儿脑神经发育、心理行为和智力情感的健康发展。理论基础干预措施发展策略神经解剖与生理学研究;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尤其是脑科学的发展,有更多、更早、更有效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健康教育定期监测高危儿管理专业队伍建设以项目带动发展中国政府开展多学科研究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