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慈母情深
年级
五
单元
六
班级
1
执教者
人数
29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课文讲述了“我”的母亲在家境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感激。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中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学生通过品读交流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更深入地把握内容,更细致地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人物情感。本课要求学生能边读边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母爱。
二、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9人,男生15人,女生14人。学生上课发言积极,早读午读朗读语文积极性较高,但主动学习意识比较淡溥,主动学习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朗读时学生整体感悟不深,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较容易地体会到,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学生很难感悟出来。其次是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一般,主要表现在朗读时对情感的把握不够到位。有7个学生学习有困难,有四个学生基础很差,缺乏学习热情,家长又疏于督促,还需老师加强辅导。
三、教学目标
1.能想象描写的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2.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
3.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联系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结合各个场景,从中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五、教学准备
课件1
配乐音频2
手机投屏软件
六、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理解细节、场景
1.出示本课目标: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2.解读细节
3.提问场景的意思(ABCD)
4.教师解读场景指拍戏剧、小品中的场面,泛指情景。
5.从课后练习入手,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场景,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从细节感受慈母情深。(提问ABCDE)
6.小结:深情无处不在。深情蕴藏在一
过渡,引导学生把细节放入场景品味情感。聚焦细节,引导学生从“
过渡,引导学生把细节放入场景品味情感。
聚焦细节,引导学生从“我”的视角出发,感受到这份母爱的特别之处以及“我”在其中的成长。
和本课目标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节、场景,从而从整体上把握人物情感。
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中......但是细节需要放入场景中感受。
(二)朗读感受反复的手法
1.出示片段,学生朗读。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2.教师删减句子,朗读,对比两个句子。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3.类似的反复课文出现了两三处,体会作者这样写的深意。(提问ABC)
(三)回到车间感受母爱
1.加入配乐1朗读,从场景中感受情感。(提问ABCD)
2.从母亲动作的连贯的细节,结合场景感受母亲的艰辛。
3.联系自己的感受,体会母亲的不容易。
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还原当时作者的心情,领悟读法;加上车间的嘈杂声配乐,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母亲的艰辛。(四)关注对话
引导学生关注对话中的标点符号,还原当时作者的心情,领悟读法;加上车间的嘈杂声配乐,让学生更真切地体会母亲的艰辛。
1.从符号特点感受作者心情,从而发现朗读的方法。
2.加入配乐2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母亲的艰辛。
(五)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结合环境,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场景设置在小说中的重要性。1.出示段落,提问这部分的作用(烘托、突出)
结合环境,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环境描写、场景设置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2.删掉对比,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写环境就是写人。必须要有场景。
(六)故事中的配角
感受小说中配角的作用。1.师生合作朗读,从配角在阻挡母亲中感受配角的作用是反衬主角。
感受小说中配角的作用。
2.引导学生明白小说的设计意图:安排另一个场景强调这笔钱的大,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母爱。
引导学生从意外结局中感受作者的成长以及母亲的伟大。(七)故事中的意外结局
引导学生从意外结局中感受作者的成长以及母亲的伟大。
1.发现结局的秘密(书/水果罐头),从中感受作者的成长:懂得心疼母亲。
2.从母亲为这本书掏了两次钱感受母亲的伟大。
(八)小练笔
提示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顾令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打开思路,鼓励学生运用本课中通过场景、细节表达情感的方法,在练笔中摸索章法。1.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是什么令“我”鼻子一酸?
提示学生联系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