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胆袭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2025
胆袭癌是我国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然而因其早期诊断困难,研究
者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且其易转移和复发,故
预后差。笔者认为:预防发生、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和筛选有效药物,对
改善胆袭癌预后和提高5
年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
、胆袭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胆袭癌起病时无明显症状,导致早期诊断困难。B超、增强CTM
和RI
等影像学检查是胆袭癌的主要诊断方法,但当影像学上呈现典型的胆袭癌
表现时,已多为中晚期。CEA、CA19-9和CA125是目前在胆袭癌诊
断中广泛应用的血液标志物[1]。上述指标结合影像学检查,在胆裘癌早
一
期诊断中具有定作用,但灵敏度和异度都较特差,限制了其诊断价值,
仅在术后随访中有指导作用。近年来,胆袭癌患者常发现3-OST-2、
APC、CDHl、CDH13、HPSlPTEN等甲基化的因,以及基HER-
和
p16
2、p53、、survivin、cox-2、ezh-2等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对
其深入研究,可能有助千早期诊断胆袭癌。
笔者团队前期通过AI技术,实现胆袭癌影像的自动识别,通过学习胆袭
癌的影像学特征,再用千新发病例的诊断,展示出AI技术在胆袭癌早期
诊断中具有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医疗效率等优点[2-3。但]AI技术诊断胆
袭癌,也存在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缺乏人类判断力、技术发展不成
熟和费用问题等缺点,需要权衡利弊,谨慎应用。
血液的液态活检技术是胆袭癌早期微创、无创诊断的又一研究热点,分析
液态活检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提高胆袭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准确性。
笔者团队对来自全国多中心306例胆袭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血浆游离
DNA靶向外显子测序,在游离DNA突变数据的基础上联合影像组学和临
床信息,构建AI集成模型。其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的特异度为77.78%,
灵敏度为93.55%,并将胆袭占位性病变的误诊率由22%降至9%,显示
了良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数据正在分析整理中,尚未公开发表。
通过基因、AI和液态活检技术实现早期胆裘癌诊断,目前还处千实验室或
临床研究阶段。临床时常发生因良性疾病施行胆袭切除术,术中或术后病
理学检查诊断为胆袭癌的案例。日间手术的开展,术前检查时间有限,客
观上也增加了漏诊可能。大部分涌诊的胆袭癌处千早期阶段,但由千术前
未考虑恶性疾病可能,手术操作也未遵循“无瘤“原则,故术中肿瘤播散
的风险明显上升,患者还需承受二次手术痛苦。胆袭切除后均送冷冻切片
病理学检查,虽可避免漏诊,但现实基本没有可操作性。对千存在胆袭癌
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胆裘萎缩、泰壁不规则增厚、瓷化胆袭、长径>1cm
的胆袭息肉等,术前应高度重视,完善血液和影像学检查,术中常规送冷
冻切片病理学检查,以降低早期胆袭癌漏诊率。
二、胆袭癌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术前精准可切除性评估
通过准确决策和精确干预,可以实现患者最大化的健康获益和最佳临床实
践[4]。术前精准可切除评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