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专题0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目录
TOC\o1-3\h\u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1
类型1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 2
类型2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2
题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3
类型1平均速度公式 4
类型2位移差公式 6
类型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式 7
类型4第n秒内位移问题 9
题型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0
类型1自由落体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11
类型2自由落体运动中的“两物体先后下落”问题 12
类型3竖直上抛运动的基本规律 14
类型4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相遇问题 15
题型四多过程问题 17
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规律的应用
【解题指导】1.v=v0+at、x=v0t+eq\f(1,2)at2、v2-v02=2ax原则上可解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公式中v0、v、a、x都是矢量,应用时要规定正方向.
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常用逆向思维法.
3.对于汽车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要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而不发生后退(即做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般需判断减速到零的时间.
【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
1.基本规律
eq\b\lc\\rc\}(\a\vs4\al\co1((1)速度—时间关系:v=v0+at,(2)位移—时间关系:x=v0t+\f(1,2)at2,(3)速度—位移关系:v2-veq\o\al(2,0)=2ax))eq\o(――――→,\s\up11(初速度为零),\s\do4(v0=0))eq\b\lc\{(\a\vs4\al\co1(v=at,x=\f(1,2)at2,v2=2ax))
2.对于运动学公式的选用可参考下表所列方法
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量(包括已知量、待求量和为解题设定的中间量)
没有涉及的物理量
适宜选用的公式
v0、v、a、t
x
【速度公式】v=v0+at
v0、a、t、x
v
【位移公式】x=v0t+eq\f(1,2)at2
v0、v、a、x
t
【速度位移关系式】v2-veq\o\al(2,0)=2ax
v0、v、t、x
a
【平均速度公式】x=eq\f(v+v0,2)t
类型1基本公式和速度位移关系式的应用
【例1】(2024·北京·高考真题)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制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s停止,汽车的制动距离为(???)
A.5m B.10m C.20m D.30m
【变式演练1】(2024·湖南永州·三模)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B.该质点在1s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C.前2s内的位移为8m D.该质点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8m/s
【变式演练2】(2024·全国·高考真题甲卷)为抢救病人,一辆救护车紧急出发,鸣着笛沿水平直路从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在时停止加速开始做匀速运动,之后某时刻救护车停止鸣笛,时在救护车出发处的人听到救护车发出的最后的鸣笛声。已知声速,求:
(1)救护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在停止鸣笛时救护车距出发处的距离。
类型2逆向思维法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1.方法简介
很多物理过程具有可逆性(如运动的可逆性),在沿着正向过程或思维(由前到后或由因到果)分析受阻时,有时“反其道而行之”,沿着逆向过程或思维(由后到前或由果到因)来思考,可以化难为易、出奇制胜。解决物理问题常用的逆向思维有过程逆向、时间反演等。
2.实例特点
刹车类问题或子弹打木块问题的特点都是匀减速至0后保持静止,在分析问题时,都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例2】(2024·山东潍坊·三模)2024潍坊市足球联赛于3月24日在潍坊四中和利昌学校开赛。在赛前训练中,运动员将足球用力踢出,足球沿直线在草地上向前滚动,其运动可视为匀变速运动,足球离脚后,在0~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2x,在t~3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x。则足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 C. D.
【变式演练1】(2024·贵州铜仁·二模)汽车行驶时应与前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通常情况下,安全距离与驾驶者的反应时间和汽车行驶的速度有关。郭老师采用如下方法在封闭平直道路上测量自己驾驶汽车时的反应时间: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记录下从看到减速信号至汽车停下的位移;然后再以另一速度匀速行驶,记录下从看到减速信号至汽车停下的位移,假设两次实验的反应时间不变,加速度相同且恒定不变。可测得郭老师的反应时间为()
A. B.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