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婴幼儿心理发展
项目六:探究婴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任务2:探究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的内涵、类型、影响因素及培养对策)
岗位情境任务: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分析上述问题,并提出适宜的解决对策。大一班的壮壮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他总是喜欢和别人讲话,也积极主动和别人玩。他在幼儿园里,最爱做的事就是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他在闹着玩时,不管其他小朋友怎么去躲他,他都可以无动于衷。
01什么是同伴关系?02同伴关系的发展!03同伴关系的类型!04影响因素及对策!目录
同伴关系:同龄儿童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一、什么是同伴关系?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同伴交往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二、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物体中心阶段1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简单相互作用阶段2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对他人行为的模仿更常见,出现了互动的或互补的角色关系。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3(一)两岁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有人对2岁以内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并分成了3个发展阶段:?
三岁左右四岁左右五岁左右非社会性交往,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联系性游戏增多,逐渐成为主要游戏方式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主动性协调性发展(二)三岁后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游戏情境中发生的:?
三、同伴关系的类型依据交往中的行为特征分为: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同伴点名法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体质强、行为表现最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缺乏正确评价,往往估计过高。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菁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感到比较难过与不安。
外表是影响同伴交往社交技能也会影响同伴交往性别也会影响同伴交往213三、影响因素及对策(一)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
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幼儿学会互相帮助、感受合作互相的乐趣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010203(二)同伴关系的培养对策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04
回顾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大一班的壮壮和班里的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样。他总是喜欢和别人讲话,也积极主动和别人玩。他在幼儿园里,最爱做的事就是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他在闹着玩时,不管其他小朋友怎么去躲他,他都可以无动于衷。
2.类型:
(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1.同伴关系:同龄儿童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课堂总结4.培养对策(1)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2)学会互相帮助、感受合作互相的乐趣(3)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4)帮助幼儿学会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3.影响因素:
(1)外表(2)社交技能(3)性别
课后思考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在某幼儿园里,小朋友们正在进行晨间活动。一个小朋友高高兴兴地跑到“建筑角”准备拿积木拼搭,一不小心,一筐积木全倒翻在地上。老师生气地大声说:“你怎么回事?!光会调皮捣蛋,真讨厌!快把积木捡起来!”这个孩子呆呆地望着老师,等老师视线转移时,他悄悄地走到活动室一角的桌边……
完成职教云中对应的练习题。0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课后岗位情境,并将其上传至云课堂APP。02.推荐阅读书目:《南瓜汤》(作者:海伦库柏)03.课后作业
再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