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题名称」: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杨木雕与细纹刻纸生存现状调查
课题研究时间:2006年10月-2007年4月
温州第八中学高一〔2〕班
指导师:林元龙
课题组成员:周书剑〔组长,执笔〕.郑皓嵘〔制作课件,演示课件〕.徐天然〔收集、整理资料〕.叶醒〔撰写调查报及论文〕.姜盛〔收集资料,摄影〕.陈亮〔采访,撰写感想心得〕.周迪克〔负责调查问卷〕
「课题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开展,在文化日渐多样化的今天,千百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民族文化历经风雨生生不熄的薪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一例外都经历各种考验,抢救与保护迫在眉睫。通过我们研究学习,让人们警醒,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途径:①查询资料〔网络、图书馆、博物馆等〕;②采访民间艺人〔06年10月1日温州博物馆民间工艺展览〕;③实地调查〔乐清黄杨木雕作坊〕。
研究过程和方法:第一阶段——确定课题;第二阶段——问卷、调查等获取资料;第三阶段——资料汇总、分析、归纳,完成课题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杨木雕与细纹刻纸生存现状调查
[摘要]:以研究黄杨木雕和细文刻纸为切入点来展示现今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和人文魅力,让更多的人喜爱这些你身边的艺术;以黄杨木雕与细纹刻纸的生存现状唤醒人们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现状保护
[前言]:
2007.7.9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展出来自全国各地1400余件作品,我市有乐清细纹刻纸、泰顺药发木偶、木偶雕刻三项“绝技”参展。展会上温家宝总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仅要保护,也要继承、发扬和创新。
让我门追忆古老的文化精华……
[分类调查]
在乐清市的民间手工艺中,有“两把刻刀”特别知名:一把刻出了扬名海内的黄杨木雕;一把刻出了“中国一绝”的细纹刻纸。
一、黄杨木雕
1、千年黄杨汇神韵
①“浙江三雕”之一。乐清黄杨木雕起自明清,源于乐清民间元宵灯会中常以黄杨木雕人物装饰于龙灯骨架。艺人叶承荣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前后所作太上老君像,是近代温州黄杨木雕第一件传世作品;晚清艺人朱子常,改良黄杨木雕技艺,使成为独立的案头艺术品;建国后,黄杨木雕开展迅速,技艺进一步提高,除单人立体圆雕外,还开展了拼雕、群雕技术,把传统浮雕和圆雕巧妙结合在一起。
②古朴典雅艺术。黄杨木质地坚韧,外表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相媲美,特别是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美观、别具特色。不同的艺人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注重简洁、朴实、传神,艺术手法比拟写实;有的擅长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镂雕技法;有的追求作品空灵剔透,雅致美观……
黄杨木雕的根本工序:构思草图、塑制泥稿、选用木料,操作粗坯、镂雕实坯、精心修细、擦砂磨光、细刻发纹、打腊上光、配合脚盆等十多道工序。
2、生存现状: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乐清的低压电器产业开始崛起,“机器赚钱”和“手工赚钱”之间的巨大差距开始彰显,手工艺的生存环境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许多从事工艺美术行业的技工纷纷流向电器行业;随着员工的流失,不久,乐清黄杨艺雕厂的厂房、乐清特艺雕刻厂的厂房,也都变成了低压电器行业的厂房或商店。目前,黄杨木雕行业存在“三少”:作坊数量少、知名作坊少、从业人员少;“两小”:经济总量小、作坊规模小;“一弱”:市场竞争力弱。其原因:
①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科学的保护。
②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许多独门技艺人亡艺绝。艺术大师王笃芳说:“其实,这也容易理解,因为学习黄杨木雕技艺需要几年的时间,20岁左右年轻人在学习期间如果连自己的吃饭问题都难以解决,怎么会安心去学习木雕技艺。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看到这一问题,对于大师所带的学徒,要给予一定的资助,让年轻人能安心学习。这样,传承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就有了更扎实的根底。”
③大量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④乐清黄杨木雕的材料来源出现危机。
⑤个体作坊分散,难以产生影响。
3、我们的结论: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提高,传统艺术虽然受到了各种挑战,但同时也给民间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机遇——黄杨木雕在材料构思、造型形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创新,融入时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3G525 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钢吊车梁).pdf
- 银行业监管法规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docx
-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解答题专题提高训练 (33)(含答案解析).docx
-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教学设计.docx
- 2024年农药培训考试题库.docx
- 《许三观卖血记》读书分享.pptx
- 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教案(2025春).doc
- 《2024房建计量标准》与《2013房建计量规范》逐项对比表分享版.docx
- 官方版2024年劳动合同法全文最新发布.docx VIP
- 得数是10的加减法.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