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高考作文导写
(审题立意分析+行文布局详解+好文共赏)
〃先秦诸子对社人生的洞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簧,进,吾往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⑤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上六句话都出自我们学过的先秦诸子散文。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先秦时期百家争
鸣的盛况,领会到了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也明白了很多立身处世的道理。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并合理引用,写
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立意分析
这道作文题给出了六句出自先秦诸子散文的名言,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立意写作。
这些名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再找出它们
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
“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簧,进,吾往也,强调了坚
持与进取的重要性,启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道路上,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持续的行动力,不能
半途而废,也不能畏惧困难,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实现目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指出了作为有识之士应具备坚毅刚强的品质和远大
的抱负,因为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所以要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地去追求理想,不畏路途遥远
和艰难险阻,体现了一种担当精神和使命感。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教导我们要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看到他人的优
点就努力去看齐;同时,以不贤之人的行为为镜,反思自己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从而不断
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能力素质。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说明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认识自
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做到自知,才能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明智的选择,避免盲目
行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提醒我们做事情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从开始到结束都不
能松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失败,确保事情的顺利完成,强调了做事的专注度和坚持到底的
决心,以及始终如一的谨慎作风对成功的关键作用。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主次之分,事情都
有开始和结束的过程,只有明白其中的先后顺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找到正确的
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这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有清晰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力。
通过对这些名言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立意组合。例如,选择“譬如为山,
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一簧,进,吾往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和“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可以立意为“在追求理想的征程中,凭借坚毅的品质和不
懈的坚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方能达成目标O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基础,可立意
“通过认识自我、学习他人,并把握事物规律,实现自我提升和人生价值”等。在立意时,
要确保所选择的两三句名言能够紧密联系,共同支撑一个清晰、明确且有深度的中心论点,
然后围绕该论点展开论述,展现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二、作文行文布局指导
范例一
中心论点:新时代青年当以自省为基,弘毅为梁,慎终如始为顶,构筑人辉煌大厦,
肩负时代使命前行。
开头:“先秦诸子以其深邃智慧照亮历史长河,其经典语句如熠熠星辰指引着我们的人
生方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告诫我们要学会自我反思与向他人学习;士
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赋予我们坚毅刚强的力量和远大的使命感;慎终如始,则无
败事提醒我们做事要始终如一、毫不懈怠。于新时代青年而言,唯有将这些智慧融会贯通,
方能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分论点一:自省是青年成长的基石
道理论据:“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一
《论语》。此句强调了每日自我反省对于个人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译林版四年级英语下册期中测试卷 .pdf
- 读后续写专练--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写作专项 .pdf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三十五: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含解析) (2).pdf
- 【含答案、详细解析】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数学试题 .pdf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材料智能生产与检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 .docx
- 2025遗传代谢性肝病诊断(全文) .pdf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 无答案 .pdf
- 2025年焊工(初级)考试题库附答案 (2).pdf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1节能量及其形式教案新版浙教版 .pdf
- 2025年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共180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