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体诗写作入门讲义全.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古体诗写作入门讲义全

一、古体诗概述

古体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先秦,历经汉、魏、晋、南北朝,直至唐、宋、元、明、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据《全唐诗》记载,唐代诗人就有两千余人,诗作近五万首,其中不乏李白、杜甫、王维等千古传世的诗坛巨匠。古体诗的题材广泛,从山水田园到边塞战争,从咏史抒怀到抒情写景,无不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古体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这两部作品奠定了古体诗的基本风格和形式。《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多为民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雅”为宫廷乐歌,较为庄重;“颂”则为祭祀乐歌,庄严肃穆。而《楚辞》则是战国时期楚地诗人的作品,以屈原、宋玉等为代表,其诗歌风格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想象丰富,情感深沉。这两部作品对后世古体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体诗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五言、七言、五言排律、七言排律等。其中,五言诗和七言诗最为常见。五言诗起源于先秦,成熟于汉代,至唐代达到鼎盛。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便是五言律诗的代表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七言诗则起源于汉代,至唐代成为主流。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七言古诗的典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此外,古体诗还有排律、绝句、律诗等形式,各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体诗在创作上讲究意境、情感和修辞,注重音韵的和谐与节奏的韵律。在意境上,古体诗追求“意境深远”,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情感上,古体诗表达诗人对人生、自然、历史等的感悟,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在修辞上,古体诗常用比喻、夸张、对偶等手法,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古体诗具有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古体诗的基本格式

(1)古体诗的基本格式主要包括句式、韵律和平仄。句式上,古体诗以五言、七言为主,也有四言、六言等变体。五言诗每句五个字,七言诗每句七个字,这种固定字数的排列形式,使得诗歌在视觉上呈现出整齐的美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只有二十八字,却以五言句式,展现了壮阔的景象。

(2)韵律方面,古体诗讲究押韵和对仗。押韵是指诗句的末尾字押相同的韵,如《诗经》中的《关雎》便是典型的押韵诗。对仗则是指诗句的结构、意义相对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即是对仗的典型例子。此外,古体诗还注重平仄的运用,平仄是指汉语声调的抑扬顿挫,通过平仄的变化,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平仄的运用在古体诗中尤为重要。平仄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其中平声和上声为平声,去声和入声为仄声。在古体诗中,平仄的搭配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五言诗的平仄规律为“平平仄仄平”,七言诗的平仄规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通过平仄的合理安排,古体诗在音韵上达到和谐统一,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便遵循了五言诗的平仄规律。

三、古体诗的韵律与平仄

(1)古体诗的韵律是其独特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韵律通过押韵和声调的起伏,使得诗歌具有音乐性。在古体诗中,押韵通常是指相邻或相隔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押相同的韵母。例如,《诗经》中的《关雎》以“雎鸠鸠鸠”押韵,展现了民歌的韵律美。唐代律诗的押韵则更为规范,要求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偶数句的第二个和第六个字押韵。

(2)平仄是古体诗韵律的另一重要元素,它涉及到汉语声调的抑扬顿挫。在古体诗中,平声通常代表平缓的声调,仄声则代表上升或下降的声调。五言诗的平仄格式一般为“平平仄仄平”,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通过平仄的合理搭配,古体诗能够呈现出节奏感和韵律美。

(3)古体诗的平仄与韵律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诗歌的音乐性。在创作过程中,诗人需要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巧妙地运用平仄和押韵,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不仅押韵,平仄也安排得恰到好处,使得诗句既有音乐美,又有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这种对平仄和韵律的精准把握,是古体诗创作的重要技巧之一。

四、古体诗的用字与修辞

(1)古体诗的用字讲究简练、典雅。古代诗人常以字数较少、含义丰富的词语来表达情感,如“绿柳才黄半

文档评论(0)

132****35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