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九章中药及其制剂分析概论
中药的鉴别第二节
中药的鉴别一、性状鉴别二、经验鉴别法三、显微鉴别法四、理化鉴别法五、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
一、性状1.药材和饮片药材和饮片的性状系指形状、大小、表面(色泽与特征)、质地、断面(折断面或切断面)及气味等特征。(1)形状: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外形(2)大小:系指药材和饮片的长短、粗细(直径)和厚薄(3)表面:系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表面色泽及其表面的光滑、粗糙、皮孔、皱纹、附属物等外观特征(4)质地:系指用手折断药材和饮片时的感官感觉(5)断面:系指在日光下观察药材和饮片的断面色泽及断面特征。(6)气味:系指药材和饮片的嗅感与味感本品呈椭圆形或球形,长2-3.5cm,直径1.5-2.5cm。表面暗红色,略带光泽,有不规则皱纹。基部凹陷,有短果梗。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或淡褐色,肉质,柔软,富糖性而油润。果核纺锤形,两端锐尖,质坚硬。气微香,味甜。
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一、性状2.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的性状记载药品的外观、臭、味、溶解度及物理常数等。八角茴香油的性状: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气味与八角茴香类似。冷时常发生浑浊或析出结晶,加温后又澄清。本品在90%乙醇中易溶。相对密度:在25℃时应为0.975~0.988(通则0601)。凝点:应不低于15℃(通则0613)。旋光度:取本品,依法测定(通则0621),旋光度为-2°~+1°。折光率:应为1.553~1.560(通则0622)。
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一、性状3.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三金片的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黑褐色;味酸、涩、微苦。三味蒺藜散的性状: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气微腥,味苦、微咸。
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二、经验鉴别法系指用简便易行的传统方法观察药材和饮片的颜色变化、浮沉情况及爆鸣、色焰等特征。1.儿茶的鉴别2.干漆的鉴别3.蜂胶的鉴别4.瓦楞子的鉴别
第二节中药的鉴别三、显微鉴别法系指用显微镜对药材和饮片的切片、粉末、解离组织或表面及含饮片粉末的制剂中饮片的组织、细胞或内含物等特征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六味地黄丸中山药和茯苓的显微鉴别
第二节中药的鉴别四、理化鉴别法根据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别,从而判断其真伪。(一)一般鉴别法1.化学鉴别法生成不同的颜色、荧光沉淀或气体等现象。2.微量升华法适用于中药及其制剂中的具有升华性化学成分的鉴别。(二)光谱、色谱法常用光谱、色谱法有UV-Vis法、IR法、纸色谱法、TLC法、GC法及HPLC法等。
五、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聚合酶链反应鉴别法系指通过比较药材、饮片的DNA差异来鉴别药材饮片的方法。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法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公认的、相对较短的DNA序列来进行物种鉴定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传统形态鉴别方法的有效补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