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疾病谱与死亡谱改变岗前培训公共卫生科医生道德规范卫生工作方针我国过去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共同点就是: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特别强调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死亡病例报告卡的填报恶性肿瘤新发死亡卡的填报现代医学观的建立5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目的: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提高报告质量。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
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传染病种类:甲类传染病(2种)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脊髓灰质炎,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予以公布、实施。丙类传染病(11种)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手足口病、血吸虫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乙肝诊断标准#2022抗-HBcIgM阳性1:1000以上。
肝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改变。
恢复期血清HBsAg阴性,抗HBs阳性。
疑似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和3。
同时符合2和3。
确诊急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4。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5。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6。
疑似病例同时符合7。(二)、慢性乙肝#2022血清HBeAg阳性或可检出HBVDNA,并排除其他导致ALT升高的原因。
疑似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符合1和3。
符合2和3。
符合2和4。
确诊慢性乙肝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项可诊断:
同时符合1、4和6。
同时符合1、5和6。
同时符合2、4和6。
同时符合2、5和6。报告时限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其余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要求
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名:14岁以下的患儿必须填写患者家长姓名、联系电话。
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
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
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
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添加标题01位: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如果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添加标题02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添加标题04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添加标题03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详细居住地,不是户藉所在地址。
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如职业选幼托、学生、工人、民工、干部必须详细填写所在单位。
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期:本次发病日期。期:本次诊断日期必须精确到小时。1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2称:在作出诊断的病名前打√。3染病:如有,则分别填写病种名称,也可填写不明原因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名称。4名:直接填写订正后的病种名称。5因: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6位: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7人:必须填写首诊医师(取得医师资格证)的全名。8期:填写本卡日期。9注:
不能出现迟报
不能出现漏报
不能出现重卡和逻辑错误(门诊、传染病网报、检验结果三者必须一致;医生报告卡与网报必须一致)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第十九条国家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