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文字中表露的人文、情感信息,而语文课堂上的补白训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的一环。所以,老师要充分挖掘课本上的留白,在“字不达意处”展开合理的想象,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把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出来,把语文素养提高上去。那么,怎样才能把课本上的留白挖掘出来,引导学生把内容补上呢?
一、写作背景的补白
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都别具一格。课前,老师要对学生就写作背景进行补白。当前,网络信息日益发达,只要上网就能搜集到大量相关资料(文章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物质条件、人物性格特征等)等比比皆是。课堂上展示和分享收集到的素材,让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人物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达到阅读文章的目的,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主席在长征取得胜利以后所作的一首诗。红军长征故事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个传说,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了。我让学生们收集长征的资料,然后再讲这首诗。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毛主席诗词中大气磅礴的气势所感染,同时也受到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教育。
二、课文题目的补白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紧紧扣住题目,找准题眼,“从题目抓起”,指导学生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补白,让题目代替老师来讲,让题目代替作者来讲,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我在教琦君的《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先抓着题目,给学生指点迷津。读完题目,我让猜测一下:你认为作者写的是一场怎样的桂花雨?立刻有学生回答:“很香的桂花雨”“美丽的桂花雨”“让作者难忘的桂花雨”……再比如,教学《“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一文时,让学生观察,这一课的题目和平时课文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要在题目中加入双引号呢?这两句话分别是谁说的呢?他们又为何说这话呢?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课题进行补白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
三、细微情节的补白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在细微的情节处引导学生补白,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一文中写道:“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聚焦“鼻子一酸”和“……”,让学生去想象,将留白的场景具体化。我们可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角度去点拨。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我’明明知道这笔钱是来之不易的,为什么还要用那一块五角钱买水果罐头给母亲吃呢?”此处的补白,学生更能体会“慈母情深”的含义。同样,《穷人》一文中对桑娜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很细致,有“沉思”,也有“忐忑不安”。渔夫面对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白:“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他满脑子想的是:。”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四、文后延伸的补白
有的课文读后总给人一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思维延伸出来,让他们主动地进行补白。
《穷人》一文,课文戛然而止,桑娜告诉丈夫,她已经把孩子抱回家了。孩子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呢?在未来的日子里,桑娜一家的生活又将如何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这个空白补上,续写故事。学了《骑鹅旅行记》后,我问学生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将会怎样?并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同时,让学生们在课外阅读《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拓宽学生的知识空间。
总之,我们应该深入文本挖掘资源,善于捕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留白”,巧妙地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补充,使学生能够入作者之心,巧妙地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补白,使学生能够走进作者的内心,对文章内涵的理解正确透彻,融会贯通。让学生在补白中感悟文本内在的情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充实和提高,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让“补白”补出精彩,补出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责任编辑龙建刚
师道·教研2024年9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