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2页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理解古诗】

在下面的方格中工整、规范地默写《十五夜望月》。

2.回顾古诗内容填空。

(1)“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作者在《十五夜望月》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2)《十五夜望月》一诗中,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_抒情。其中“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是点题之笔,因为_桂花_不仅是中秋时节的象征之一,还能让人联想到月中的_桂树,使全诗的意境更加悠远,耐人寻味。

必做题

【古诗鉴赏】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A(A.思念亲友﹐B.热爱自然)的感情。“不知秋思落谁家”一句中的“落”字能否改为“在”字?为什么?

不能。“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

4.“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与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处。

5对古诗《十五夜望月》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A.“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练,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者。

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烘托出了月夜的凄冷寂静。

C.作者由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

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必做题

【古诗积累】

6.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对月咏怀,如王安石的“,”,

苏轼的“,”。

选做题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参考答案

【古诗理解】

1.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2.

中秋赏月吃月饼庭院、月光、树木、乌鸦、露水、桂花秋

(2)_抒情_桂花__桂树

【古诗欣赏】

3.“不能。“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

4.“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与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处。

5对古诗《十五夜望月》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6.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对月咏怀,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