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春季人格心理学第一章.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格研究的目的:1:预测:准确预测出人的行为2:控制:影响人的行为3:解释:人的有关行为过程的理解或某些类型的解释第45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八、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般认为,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和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默瑞的《人格研究》的出版,标志着现代人格心理学的诞生。人格心理学的历史至今还不到70年,但人们对人格问题的关心和探究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第46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综合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三大方面:人格形成思想人格分类思想人格鉴定思想。第47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1、人格形成思想中国古代关于人格形成的思想主要有如下三种观点:染积说差异说阶段说。第48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染积说人格是在各种因素的“熏渍陶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逐渐积累而形成的。“染”和“积”最初是两个概念。最早墨子提出。第49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阶段说古人不仅认识到人格的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形成过程,而且还认识到人格的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便发生质的飞跃。第50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差异说

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荀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性质的差异)。刘劭:“夫人材不同,成有早晚,有早智而速成者,有晚智而晚成者,有少无智而终无所成者,有少有令材遂为隽器者。……早智者浅惠而见速,晚成者奇识而舒迟,终暗者并困于不足,遂务者周达而有余。”(发展速度的快慢而造成的差异)。

许劭第51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2、人格分类思想????古代思想家为了增进对人的认识,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分类。如孔子、荀子、刘劭等人以及《黄帝内经》等著作,都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第52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孔子的人格类型说孔子从德行、智能和气禀三个方面对人格进行分类,提出自己的人格类型说。首先,孔子从德行方面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其次,孔子从人的气禀方面将人分为狂、狷和中行三种。再次,孔子从智能的角度将人划分为上智、下愚和中人。第53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荀子的人格类型说荀子除了继承孔子的君子、小人观之外,又提出了新的人格类型说。首先,他根据“勇”的程度,把人分为上勇之人、中勇之人和下勇之人,其次,荀子根据“勇”的性质,将人分为狗彘之勇者,贾盗之勇者,小人之勇者,士君子之勇者。再次,荀子根据德行,将人分为通士、公士、直士、悫(què,诚实之意)士、小人五种。第54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

《黄帝内经》的人格类型说

《黄帝内经》对人的划分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从秉持阴阳之气的多少,把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阴阳和平之人,少阳之人,太阳之人。二是从五行的角度,将人分为金形之人,木形之人,水形之人,火形之人,土形之人。前者侧重于心理,后者侧重于生理。两类相互搭配,又形成二十五种复合型之人。第55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刘劭的人格类型说刘劭三国时魏国人。所著《人物志》是一部享誉世界的心理学著作。在这部著作里,他对人的材能、性格、智勇以及鉴定方法等作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材能的角度对人进行分类;其次,根据阴阳五行生成说,类推出人的五种性格;再次,还从智勇关系,将人分为英才型、雄才型和英雄兼备型。第56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此外,刘向、诸葛亮、唐太宗、司马光等亦对人格的类型有所论述。

第57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3、人格鉴定思想诸葛亮说:“夫知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尽忠者。”古代思想家在如何鉴定人格的问题上多有探讨(难事)。如孔子、庄子、鬼谷子、荀子、韩非子、吕不韦、王充、刘劭、诸葛亮、魏征、李翱等分别提出各自的人格鉴定方法,又称知人法。第58页,共98页,星期六,2024年,5月知人法:(1)孔子的“听观法”。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庄子的“九征”法。???(3)鬼谷子的“揣情术”。???(4)荀子的试观知人法。?????(5)韩非子的知人术。???(6)《吕氏春秋》的“八观六验”法。(7)王充的“以言观心”法。???(8)刘劭的“八观”“五视”知人法。???(9)诸葛亮“知人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huo20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