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健康管理部/客户服务部健康管理专业制式培训课程儿童保健系列
——学龄前儿童问题的处理儿童保健系列
学龄前期的典型问题1.?????????攻击行为2.?????????拒绝行为3.?????????过动4.?????????童年时期的恐惧5.?????????破坏行为6.?????????分离焦虑7.?????????孤立/退缩儿童保健系列
1.攻击行为定义:会造成强迫、威胁或与生气有关的情绪反应的肢体或是非肢体的行为举动。以下两种情况才能断定为攻击性行为:(1)行为是有意识、故意、试图去伤害
某个人或某个东西。(2)产生这种行为的人也必须了解做这件事的冲击或后果。儿童保健系列
典型攻击行为推、打、捏,或用不同的肢体方法去碰撞同伴。在教室内乱踢物品,在房间里乱摔东西,或者对同学大吼大叫。肢体或语言上的威胁、乱取难听的绰号、用违反社会性行为打扰其它同学。儿童保健系列
介入攻击行为的策略1.了解孩子的感受2.试着去防止攻击性行为3.在日常生活中给予适当的行为模型4.学习面对生气和挫败时的变通方法儿童保健系列
亲师合作与老师保持联系: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有攻击性行为时,家长有被告知的权利。老师要清楚的告知家长,孩子的行为及处理过程,老师和家长要彼此合作讨论出一个适当的、一致性的方法。在联络簿上多写正面的话:在家长/老师联络簿上及时写下正面的叙述。多鼓励在家里有建设性的行为。儿童保健系列
2.拒绝行为几乎所有学龄前孩童皆会表现出反对及拒絶行为,这种不服从且明显倔强的行为发生在18个月大至2岁之间,在3岁半达到高峰,且通常在5岁半至6岁前减缓。否定意念应可定义为拒絶遵从他人的要求与帮助,拒绝行为的问题表现在言语上如:“不要,我不做”或“现在我才不做”,在肢体行动上的表现如:推开给予的东西或不发一语的盯着。儿童保健系列
典型拒绝行为对大人或其它孩童给予的要求无响应。借着“不”的使用直接在言语上拒绝要求。间接的言语拒绝如:在下达不要摸东西的命令后,随即说“我要摸”。儿童保健系列
介入拒绝行为的策略1.根据孩童的注意程度下达命令2.避免突然打断孩童的活动3.给予改变的口头预警4.给予孩童选择5.下达指令6.避免力量相对抗7.赞许合作行为儿童保健系列
亲师合作沟通拒绝行为的正面影响:老师可帮助家长了解拒绝行为在孩童发展上的重要性,当孩童将拒绝行为做为宣告独立或达成能力的工具时,拒绝行为便可视为正向表达而非负向表达。传递快乐:当孩童出现拒绝行为时,老师以如何忽视拒绝行为来做为家长的范本,而非告知家长孩童的拒絶行为,而且可向家长赞赏孩童在校的合作次数。反之,家长可老师沟通孩子在家的合作行为,以便老师在恰当的时机鼓励孩子,促进孩子的正向表达。儿童保健系列
3.过动行为过动是一种极度生理反应的结果,对儿童而言是不寻常的。当儿童明显的很难维持注意力、明显的破坏、激烈的冲动行为、低挫折容忍力、高度无目的行为、不适当的企图心、很难模仿复合的、同时的刺激、无力专注于某一事物上时,过动就变成一种问题。儿童保健系列
典型过动行为反复要求类似的活动(例如:点心时间、休息或说故事时间)。排队去休息室或厕所时,跳上跳下的。发问关于一天生活作息相关或无关的问题。在说故事时间、休息时间或其它坐着的活动时,经常在教室周围跑来跑去。儿童保健系列
介入过动行为的策略1.对期望行为提供合适的模范2.清楚的沟通3.平衡一天中静态与动态的时间4.提供暗示来帮助儿童控制行为5.使用多样的讲解来控制行为儿童保健系列
亲师合作增加对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期望:父母应了解儿童注意力的极限,如向老师或医务人员请教,增加对儿童集中注意力的期望。鼓励父母坚持和耐心:父母和教师应共同讨论在家及学校时最适宜和类似的处理方法,亲师应经常联络,发展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支持父母努力的成果:教师可以用倾听、提供建议或支持来帮助父母。儿童保健系列
4.恐惧行为儿童时期发展的恐惧最普遍的原因是儿童无法将现实和想象分开,在儿童心中,妖魔鬼怪的影像是真实存在的。电视媒体也是许多儿童恐惧的来源,恐惧也会经由模仿而来。大多数孩子的恐惧是容易辨识的,年纪小的孩子可能会受到惊吓、哭闹或四肢僵硬;而年纪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尖叫、跑开或把眼睛闭起来,但有些征兆却难以辨识,因此如果孩子对某种特定的事物过度敏感时,老师和家长必须多注意。儿童保健系列
典型恐惧行为过度以言语表达恐惧,影响孩子每天的行为表现。用一些行为试图减少恐惧(例如:不断的洗手)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因害怕某些事物而在公共场合哭闹、大叫、逃跑。儿童保健系列
介入恐惧行为的策略1.和孩子谈害怕2.避免利用孩子的恐惧使他顺从3.用角色扮演,让孩子表达恐惧4.用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