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生态学的关键理念生态关涉整体、和谐、适应、全息、互动等理念。其内涵展示了从物理学转向生物学,从机械论转向和谐论,从工具理性转向关怀生命,从竞争转向双赢等价值取向。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在20世纪初还仅仅是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生物学科,而如今它早已经超越了生物学范畴,成为了一种重要思潮,一种适应面越来越广的理念、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世界观和伦理观。生态学的应用范围生态学已从纯自然现象的研究扩展到了经济、教育以及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生态观也从自然生态观发展到人类社会生态观,形成了经济生态观、文化生态观、教育生态观、审美生态观、伦理生态观等,对诸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存在论上的二元对立。1认识论上的还原主义和消极反应论。2方法论上的分析主义。3思维方式上的机械与静止。4价值论上的人类中心主义。5生态学反对:在问题解决上,生态学方法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的、过程性的、相互联系的、创造性的、辨证的冲突与互补的共同体。01认为整体并非否定部分,整体论包含分析,但是又超越分析,整合并不否定多样化,整合是多样化的补充及动态性功能结构的构成。02生态学强调:生态学的思维——复杂性思维方法生态学理论教给了我们整体的、开放的、生成的、非线性的、混沌的、关系的“复杂性思维”。这种思维“把我们的注意力从部分转向整体,从客体转向关系,从结果转向过程,从层次转向网络。同时还把思维重点从理想转向直觉,从分析转向综合,从线性转向非线性思维。”混沌思维非线性思维开放思维020405生成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030601复杂性思维方法的内涵:01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具有其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具备的特点,整体并不是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些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交叉作用、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02要素形同关系不一定相同,关系不同,其作用就不同。1.整体思维我们不应该从整体中分离出特殊的一部分,孤立地研究或考虑,而要尽可能考虑其他内外因素的影响,考虑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这些关系因具体情况而可能不同,不一定表现为必然的规律。因此不能简单照搬或模仿他人成功的教育活动模式或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对象。开放思维01生态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系统与外界环境保持充分的开放性,这个系统才有活力。任何事物都无时无刻与外界发生着各种联系,从外界获得信息、能量等,并通过自身的转换后再输出给外界,从而维持其自身的生存。02园长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
关键——更新思维模式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博导袁爱玲博士袁爱玲任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全国托幼教育机构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肯尼迪开放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蒙台梭利协会特聘教授.1982年以来,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36部;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有3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发,有10余篇被教育文摘周报转发,1篇被文汇报转发。1996年以来先后赴泰国、美国、法国、英国、香港出席幼儿教育国际会议,并在大会发言。多次主持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123自我介绍幼教界为何“钟摆”现象严重?分科与综合接受性学与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与活动区教学预设与生成原因剖析与对策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多维、存异、包容、融合:多元化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气概,才能干成大事业用生态学理论武装12玫瑰(科学家眼里)别名蔷薇。生态:为半常绿灌木。特征:全年开花,花梗多刺,花型优美,色彩艳丽,多变化,富含香气。用途:观赏、切花、胸花、捧花、花瓣还可以提炼做香水、精油、还可以食用、做酒...1朵你是我的唯一2朵3朵我爱你4朵5朵无悔6朵7朵喜相逢8朵9朵坚定的爱10朵11朵一心一意12朵13朵暗恋17朵20朵此情不渝21朵22朵双双对对24朵33朵我爱你、三生三世36朵44朵至死不渝50朵56朵吾爱57朵66朵真爱不变77朵88朵用心弥补99朵100朵白头偕老、百年好合101朵108朵求婚111朵144朵爱你生生世世365朵999朵天长地久1001朵电脑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01狄慈根的“重复法”:“重复是学习之母”。02叔本华的“读名著法”:用宝贵时间专读大师已有定评的名著,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03同是名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