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的人类活动遗址,和县龙潭洞发掘出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在潜山市发掘的薛家岗遗址,距今有五六千年历史,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的古文化遗址。据此可知,安徽()
A.代表古代文明发展方向 B.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
C.处于原始文化领先地位 D.具有多元一体文明特征
【答案】B
【解析】
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安徽出现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多个人类遗址,表明安徽地区在中国文明发展进程中有重要地位,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安徽存在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并不能说明其代表古代文明发展的方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安徽人类遗址与其他地区遗址的比较,故不能得出其领先地位,排除C项;材料只提及安徽一地的人类遗址,无法体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是西汉诸侯国相职权情况及对其管理规定。这说明()
时期
情况
汉高祖时期
注重辅佐刘姓诸侯王国建立并巩固王国政权
文景时期
偏重执掌王国兵权
宣帝及其后
由中央政府以其政绩决定其升迁等
A.朝廷强化对王国全面管控 B.王国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C.中央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 D.西汉彻底废止了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的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从题干提供的时间线来看,西汉时期对诸侯国的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最初的巩固政权,到后来对兵权的控制,再到最终以政绩作为管理和升迁的依据。这一过程说明中央逐步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C项正确;汉高祖时期注重辅佐刘姓诸侯王国建立并巩固王国政权,所以汉高祖时期诸侯国权力较大,而非强化了对王国的全面管控,排除A项;汉高祖时期是建立巩固王国时期,未对王国问题进行解决,排除B项;材料只是加强了对王国的管理,而非废除诸侯国,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初的宗教政策是尊重、利用佛教,同时抬高道教,并用儒学的君父之义对佛教加以约束,使之纳入“周、孔之教”的范围。这表明()
A.儒学的社会影响最大 B.佛教开始本土化
C.儒学与佛道坚决斗争 D.佛教趋向世俗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唐朝利用佛教,并用儒家思想约束佛教,可知官方政策使得佛教逐渐向儒学靠拢,适应中国伦理而逐渐世俗化,D项正确;材料未比较三种思想的社会影响,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的时间线索表明佛教从此时才开始本土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学对佛教的影响,而非儒学与佛道的斗争,排除C项。故选D项。
4.《宋刑统》规定:“若亡人遗嘱证验分明,并依遗嘱施行。”宋代的遗嘱继承,一般只限于户绝家庭。非户绝家庭,除非儿子有“生不养”等不孝行为,否则遗嘱也不能剥夺其继承权。这说明()
A.私有财产权观念凸显 B.商品经济水平较高
C.私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D.司法深受理学影响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代法律对遗嘱继承有特殊规定,若无特殊情况,儿子享有继承权,体现儿子对父亲私有财产的继承,一定程度上体现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凸显私有财产观念,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遗嘱继承,未涉及继承具体内容,也未涉及商品交易、贸易等行为,无法得出“商品经济水平较高”结论,排除B项;据材料“宋代的遗嘱继承,一般只限于户绝家庭。非户绝家庭,除非儿子……否则遗嘱也不能剥夺其继承权。”可知,材料仅涉及对儿子继承权的保护,是私有权利一个方面并非全部,以偏概全,排除C项;据材料“《宋刑统》规定:‘若亡人遗嘱证验分明,并依遗嘱施行。’宋代的遗嘱继承,一般只限于户绝家庭。非户绝家庭,除非儿子有“生不养”等不孝行为,否则遗嘱也不能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部分学校12月份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联考历史试题.docx
-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黄山八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12月份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docx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东北三省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调研测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