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阶段质量评估(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根本前提是()
A.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
B.纳粹党骗取了广泛的群众支持
C.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第一大党
D.希特勒赢得了军队的信任和拥护
解析:“根本前提”即纳粹党上台满足了垄断资产阶级的要求。B、C、D三项是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条件,不是根本前提。
答案:A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在世界范围内发动的最早的局部侵略战争是()
A.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B.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
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建立
解析:A项开始于1935年;B项开始于1936年;C项开始于1931年;D项本身不属于局部战争,故选C项。
答案:C
3.慕尼黑会议违背了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带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C.带有强权政治的色彩 D.禁止当事国参加
解析: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决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这是这次会议严重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即禁止当事国参加。
答案:D
4.右图是一幅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海报,上面有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中的话:“决不让那些死去的人们白白牺牲。”该海报最早可能出现于()
A.《慕尼黑协定》签字后
B.德军向英法发动进攻后
C.苏德战争爆发后
D.日军突袭珍珠港后
解析:“死去的人们”以及图中已残缺不全的美国国旗表明,美国的利益遭受到了直接的损失。因此,图中的海报应是在美国遭受日本攻击后出现的,由此判断D项正确。
答案:D
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战场中,反法西斯力量最先转入反攻的是()
A.太平洋战场 B.苏德战场
C.北非战场 D.中国战场
解析:太平洋战场转入反攻是在1942年6月;苏德战场转入反攻是在1942年11月;北非战场转入反攻是在1942年10月;中国战场转入反攻是在1945年。
答案:A
6.下列叙述中不能准确体现出因果关系的是()
A.德黑兰会议——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B.诺曼底登陆——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C.雅尔塔会议——德意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D.《波茨坦公告》——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解析:雅尔塔会议与意大利投降并无联系,意大利早在1943年便已投降;A、B、D三项叙述均符合教材中的因果关系。
答案:C
7.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或以中国的名义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
①《大西洋宪章》②《开罗宣言》③《雅尔塔协定》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②③④项四个文件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是英美两国发表的,《开罗宣言》是中、美、英三国发表的,《雅尔塔协定》是美、英、苏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是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的。故符合条件的文件为②④项。
答案:D
8.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应是()
A.法西斯的罪恶 B.战争带来的灾难
C.绥靖政策的恶果 D.胜利者的世界
解析:图片反映的既有侵略者的景象,也有受害者的景象,而这一切都是战争带来的。它不仅给被侵略国带来灾难,同样使侵略国遭受破坏。
答案:B
9.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主要大国之间在军事上既合作又斗争。下列实物中,最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一枚铸有苏、美、英国旗和“1944年6月”的纪念币
B.一份“1940~1944年《租借法》受援国及物资”的清单
C.一本20世纪40年代的中文版《开罗宣言》
D.一张布雷顿森林会议场景的照片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确定题干范围是“军事上”,依此可排除与经济相关的B、D两项;其次依据“既合作又斗争”这一条件排除只反映“合作”的C项。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既体现了盟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又体现了英美等国担心苏联的军事力量因战胜德国而过度膨胀的斗争,因此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10.20世纪上半叶,人类社会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一现象说明了()
①现代化在全球发展的不平衡②人类的认识滞后于现代化的发展现状③斯大林模式的确立④世界殖民体系渐趋瓦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两次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在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①项符合题意;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在于自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生产相对过剩。在此情况下,政府必须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而人们的认识滞后于现代化的发展现状,②项符合题意,③④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1题16分,第12题16分,第13题16分,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高考数学复习练习8-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doc
- 专题2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学案高二上学期化学选择性必修2.docx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docx
- 2025年高考二轮复习地理专题突破练8产业区位与产业发展2.docx
- Unit6SurprisingPlantsReadingFurther教学设计-高中英语重大版.docx
- 安徽省宣城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2.docx
- 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周末训练金属及其化合物一.doc
-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一模英语试题2.docx
- 11种子发芽了(知识点练习)--三年级下册科学.docx
- 《第五单元位置与速度21运动物体的位置》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