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西城察院胡同,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台湾多所大学任教,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79年回国教书,最终定居南开大学。1991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02年、2015年分别被香港岭南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曾自言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好为人师”,二是喜好诗词。她说,她亲自体会到了古典诗歌里美好、高洁的世界,所以,要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长久以来,叶嘉莹先生以传播中华诗词文化为己任,融深厚的国学根底、精湛的西学修养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为一体。她说:“中华诗教要流播、要传达给下一代,做出像李白、杜甫他们那样伟大的成就。我们年轻人,要共同地向着这样的高山去攀登。”
感动中国--颁奖词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举行,“#99岁叶嘉莹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传承古诗词#”上了微博热搜。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动人语录
·“人的精神品格能够提升,提升以后,他就有他自己内心的一份快乐。他不会每天总是为追求现实的那一点金钱之类的东西而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价值。”
·“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凡是最好的诗人,都不是用文字写诗,而是用整个生命去写诗。成就一首好诗,需要真切的生命体验,甚至不避讳内心的软弱与失意。”
素材1·割不断的无尽乡愁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吟诵诗词。十多岁她就开始写诗填词,大学后师从著名作家顾随。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面对北平的沦陷,叶嘉莹写下了悲痛的诗句:“尽夜狂风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听。”
17岁时,她失去了母亲。24岁时,她结婚南下到台湾,又经历白色恐怖和政治迫害,她的先生还被捕入狱。她说,在离开北京后很长一段时间,她辗转台湾、美国、加拿大,都像在天地间飞扬的蓬草,漫无根蒂。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与加拿大建交后,叶嘉莹马上申请了回国探亲。1974年,在离家二十多年后,叶嘉莹终于回到北京,写下长诗《祖国行》,其中有一段写道: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素材2·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播者
1966年,叶嘉莹以台湾大学交换教授的身份赴美国讲学,去了哈佛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最后辗转到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书。加拿大的课程需要用英语讲授,“想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诗词,就需要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看待、评论和讲述中国古典诗词。”叶嘉莹每日须花大量精力查生词备课至深夜。由于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无法完全复刻和传达诗词的神韵与精妙,让她有一番“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的滋味,终不如在祖国教书那样挥洒自得。
在英文逐渐熟练以后,叶嘉莹旁听了一些西方文学理论的课程,研读了大量西方文学理论的书籍。她大胆尝试将所学西方文学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之中,用以诠释主观、抽象的传统诗话,收到良好效果。通过多年的思索与探究,叶嘉莹对中国诗词特殊的美学品质的形成与演进,已经做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说明,在北美的汉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1979年初,叶先生第一次到天津,南开大学师生在车站迎接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叶嘉莹的教学研究活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之间架起了桥梁,她也成为中西文化的“摆渡人”,如辛勤的艄公,以一方讲台为舟,将一批批学子送到了知识的彼岸。世界权威汉学的马汉茂、施吉瑞都是她门下的学生。在哥大教学的第二年,她被聘为终身教授,这在当时的北美是没有过的先例,“这是我一生不幸中一次幸运的际遇”。
1991年叶嘉莹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2012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成为文史馆唯一的外籍馆员。2016年,她荣获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被公认为是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素材3·从“小家”走向“大家”
“但使生机斫未尽,红蕖还向月中开”
她人生中最大的苦痛之一,是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大女儿和女婿。1976年,长女和女婿因车祸同时罹难,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料理完女儿女婿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杭州学军中学2025届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末作文:分歧比共识更有意义?.docx
- “裹挟与排斥”作文导写——湖南省名校联考作文评析.docx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时事热点人物作文素材:黄旭华.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无用之用,即为大用.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中华民族的国粹》《独特的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中国梦》等11篇经典范文.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三篇议论文范文:责任担当、传统文化、人工智能.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押题范文:在行动中蜕变,向未来进发.docx
- 2025年新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义”是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docx
- 安徽省A10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