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银山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银山隧道施工平安风险评估

2021-8-16;推行风险评估制度,对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平安预控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隧道工程施工环境和条件相对复杂,作业风险较高,工程开工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平安风险估测,可增强平安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标准预警预测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防止特重大事故发生。

本报告通过对金银山隧道进行工前风险评估,对引起事故的危险源进行了系统识辨,建立风险源普查清单,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了重大风险源,并据此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对策措施。;;金银山隧道为单向别离式两车道隧道,右线起讫里程为:DK91+417-DK91+650m,长1233m,平面设置为R=3100圆曲线接缓和曲线〔A-1041.633〕,纵面位于坡度为-1.152%的单向下坡段;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

金银山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RK91+443-RK92+630,长1187m,平面设置为R=3700圆曲线接缓和曲线〔A-1216.552〕,纵面位于坡度为-1.15%的单向下坡段;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削竹式洞门。

隧道内轮廓:净宽11.4m,净高7.39m;为单洞两车道。;沿线属低山山地,区内沟谷发育,多成“V〞型谷,谷底至岸顶高差变化较大,沟谷广布,呈现深谷鸡爪型地貌。;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中国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地震动反响谱特征周期为0.40s。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地震根本烈度对照表,对应地震根本烈度VII度。;金银山隧道所在地区为北暖温带半干旱、半潮湿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冷暖适中,四级清楚,雨热同期,干冷同季。

工程区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为13.9℃,初夏秋冬平均气温分别为12.3-15.2℃、22.9-26.6℃、12.3-14.9℃、0.5-2.0℃。四季时间分布,夏多冬少,初秋居中。极端最高气温44.4℃,极端最低气温-21.3℃。年平均降水量为600-7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8、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初霜日为10月21日-11月2日,终霜日为3月20日-4月10日。区内一月盛行偏北风,七月盛行偏南风。平均风速冬季米/秒,春季2.4米/秒,夏季1.8米/秒,秋季1.7米/秒。全年以冬春风速较大,多大于2米/秒,夏季风速???小,多小于2米/秒。;隧道进出口段为V级,表层为薄层残坡积土,含岩石碎块,为全风化坡积物,结构松散,中下部为强风化石英砂岩,岩体裂隙较发育,洞口仰坡稳定性差。

洞身围岩主要为中风化石英砂岩,厚层状,岩质新鲜,岩芯较完整,围岩级别为III级;浅埋段,岩石强风化,裂隙较发育,围岩等级定为IV级。岩石浅埋,中风化,局部较发育,岩芯碎块状,围岩级别定为V级。洞身未发现明显断裂及破碎带,整体稳定性较好。;;1、金银山隧道风险指标;开挖断面

A;2、金银山隧道工程施工平安总体风险等级

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平安总体风险指标体系表及风险大小公式计算为:

右线R=G(A+L+S+C)=21分。

左线R=G(A+L+S+C)=14分

金银山隧道工程施工平安总体风险分级标准;1、金银山隧道工程钻爆法施工作业程序分解表

2、金银山隧道工程施工平安风险源普查清单

3、金银山隧道风险源分析表

4、风险估测汇总表;事故发生概率等级标准;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四、风险评估内容;四、风险评估内容;四、风险评估内容;四、风险评估内容;四、风险评估内容;〔三〕初始风险处理措施

1、落实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根据地质资料,本隧道平形不整合面较多,可能遇破碎带,贮水性较小。隧道施工时,应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防止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按本标段隧道专项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方法实施。

2、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响施工情况,验证设计和预防风险事件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文件中的监控量测要求对洞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形、受力情况以及浅埋段地表沉降进行监测,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评定施工期间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防止施工平安事故、支护结构破坏、第三方损失等风险的发生。;3、洞口浅埋段及Ⅳ、Ⅴ级围岩段风险减缓措施

进洞前,首先完成边仰坡支护及防护、超前支护措施,在超前长管棚的保护下进行开挖作业。

开挖采用环形挖留核心土法,并贯彻执行新奥法及浅埋暗挖法的根本原那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二衬紧跟开挖面。

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组织。遇地质不符时,及时按程序进行相关变更手续,完善设计,保证施工平安。

以机械开挖为主,围攻岩较硬时,采用微差松动爆破、周边采用光面爆。同时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